- 王裕国;
<正>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宏伟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一全新的科学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再凝炼、再发展。以实现人民
2017年06期 v.33;No.190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0 ] - 王裕国;
<正>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宏伟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一全新的科学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再凝炼、再发展。以实现人民
2017年06期 v.33;No.190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0 ] - 杨继瑞;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做出全面部署,系统回答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更是其基础性指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十九大报
2017年06期 v.33;No.190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2 ] - 杨继瑞;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做出全面部署,系统回答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更是其基础性指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十九大报
2017年06期 v.33;No.190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2 ] - 柳思维;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消费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论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调"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把消费放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一、增强消费对经济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2017年06期 v.33;No.190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1 ] - 柳思维;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消费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论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调"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把消费放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一、增强消费对经济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2017年06期 v.33;No.190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1 ] - 文启湘;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新时代必然带来新变化,最大变化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不仅为新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的
2017年06期 v.33;No.19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6 ] - 文启湘;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新时代必然带来新变化,最大变化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不仅为新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的
2017年06期 v.33;No.19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6 ] - 胡平仁;
<正>2017年5月27日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笔者有幸作为《条例》修改研究和相关社会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参与了绝大多数前期修法准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条例》众多条文酝酿、修改的过程。因此,愿就《条例》谈谈自己的一点
2017年06期 v.33;No.190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1 ] - 胡平仁;
<正>2017年5月27日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笔者有幸作为《条例》修改研究和相关社会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参与了绝大多数前期修法准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条例》众多条文酝酿、修改的过程。因此,愿就《条例》谈谈自己的一点
2017年06期 v.33;No.190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1 ] - 刘乐山;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方略,开启了新征程,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阐述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时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
2017年06期 v.33;No.190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9 ] - 刘乐山;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方略,开启了新征程,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阐述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时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
2017年06期 v.33;No.190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9 ]
- 龚志民;张振环;
供给与需求通过收入分配的联结实现了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循环往复运动,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本文从经济增长的本质、动力机制和资源配置的视角,论述了坚持消费需求导向的重要性,揭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通过制度创新,激励创新激发消费,提升供给侧响应消费需求的能力,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与动态平衡。由此论断,坚持消费需求导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2017年06期 v.33;No.19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 龚志民;张振环;
供给与需求通过收入分配的联结实现了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循环往复运动,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本文从经济增长的本质、动力机制和资源配置的视角,论述了坚持消费需求导向的重要性,揭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通过制度创新,激励创新激发消费,提升供给侧响应消费需求的能力,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与动态平衡。由此论断,坚持消费需求导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2017年06期 v.33;No.19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 杨碧云;屈原;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家庭样本构建一个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房价每上涨1%,家庭总消费将增加0.041%。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房价上涨对户主是农业户口、45-64岁的中年组、东中部地区、收入位于最低25%以及收入位于最高25%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现住房价格水平较高的城镇无房居民家庭总消费会更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7年06期 v.33;No.190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23 ] - 杨碧云;屈原;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家庭样本构建一个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房价每上涨1%,家庭总消费将增加0.041%。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房价上涨对户主是农业户口、45-64岁的中年组、东中部地区、收入位于最低25%以及收入位于最高25%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现住房价格水平较高的城镇无房居民家庭总消费会更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7年06期 v.33;No.190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23 ] - 于洪彦;Ann Veeck;
在中国复杂多样的食品市场环境下,考察影响青少年食品选择因素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半结构访谈探索了影响青少年的食品选择与食品消费行为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同伴和餐饮供应商是影响青少年食品选择行为的四大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青少年食品消费行为。调查结果为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实施信息战略与环境战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饮食行为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33;No.19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6 ] - 于洪彦;Ann Veeck;
在中国复杂多样的食品市场环境下,考察影响青少年食品选择因素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半结构访谈探索了影响青少年的食品选择与食品消费行为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同伴和餐饮供应商是影响青少年食品选择行为的四大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青少年食品消费行为。调查结果为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实施信息战略与环境战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饮食行为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33;No.19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6 ] - 杨继瑞;黄艳;
共享和共享经济体现的是对等主体之间不以所有权为转移的共同享用行为,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是协同消费在互联网时代下崛起的新兴消费模式,是以个体或团体闲置资源再利用为基础和目标,体现对等性、多边性、规模性。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其实是传统租车业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下的转型升级,是租车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本质属于单车的租赁业务,并非真正体现共享及共享经济特征,属于"网租单车"的性质。目前,"网租单车"引领绿色出行新风潮,但缺乏法律法规的制导、乱停乱放、恶意损坏、侵犯消费者权益等乱象频出,需要法治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企业及民众共同参与,借以促进"网租单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年06期 v.33;No.190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0 ] - 杨继瑞;黄艳;
共享和共享经济体现的是对等主体之间不以所有权为转移的共同享用行为,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是协同消费在互联网时代下崛起的新兴消费模式,是以个体或团体闲置资源再利用为基础和目标,体现对等性、多边性、规模性。目前所谓的"共享单车"其实是传统租车业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下的转型升级,是租车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本质属于单车的租赁业务,并非真正体现共享及共享经济特征,属于"网租单车"的性质。目前,"网租单车"引领绿色出行新风潮,但缺乏法律法规的制导、乱停乱放、恶意损坏、侵犯消费者权益等乱象频出,需要法治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企业及民众共同参与,借以促进"网租单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年06期 v.33;No.190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0 ] - 周小梅;卞敏敏;
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在于增强上下游生产和零售企业控制质量安全的激励和能力。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演变经历了城乡集市与庙会、"统购统销"、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生鲜电商等五个时期。不同零售业态下,市场机制对企业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激励存在差异。目前生鲜农产品零售业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电商等多种业态并存。随着连锁超市和电商市场份额的增加,生鲜农产品零售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中,市场声誉机制和纵向契约协作在控制质量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零售企业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激励和能力逐步增强。与此同时,政府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制应随零售业态演变进行动态调整。
2017年06期 v.33;No.190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8 ] - 周小梅;卞敏敏;
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在于增强上下游生产和零售企业控制质量安全的激励和能力。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业演变经历了城乡集市与庙会、"统购统销"、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生鲜电商等五个时期。不同零售业态下,市场机制对企业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激励存在差异。目前生鲜农产品零售业以农贸市场、连锁超市和电商等多种业态并存。随着连锁超市和电商市场份额的增加,生鲜农产品零售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中,市场声誉机制和纵向契约协作在控制质量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零售企业控制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激励和能力逐步增强。与此同时,政府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制应随零售业态演变进行动态调整。
2017年06期 v.33;No.190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8 ] - 宋晓兵;段采薇;王迪;
社会心理学将自豪情绪分为真实自豪和自大自豪两个不同的维度,营销领域将地位消费分为品味消费和奢侈消费两种不同的行为,本文在细分维度的层次上通过三个实验研究深入探讨自豪情绪对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与营销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真实自豪对品位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自大自豪正向影响奢侈消费;文化资本是真实自豪与品位消费的中介变量,经济资本是自大自豪与奢侈消费的中介变量;在品位产品中真实自豪的广告诉求会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购买意向,而在奢侈产品中自大自豪的广告诉求会激发消费者更高的购买意向。
2017年06期 v.33;No.190 48-5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14 ] - 宋晓兵;段采薇;王迪;
社会心理学将自豪情绪分为真实自豪和自大自豪两个不同的维度,营销领域将地位消费分为品味消费和奢侈消费两种不同的行为,本文在细分维度的层次上通过三个实验研究深入探讨自豪情绪对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与营销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真实自豪对品位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自大自豪正向影响奢侈消费;文化资本是真实自豪与品位消费的中介变量,经济资本是自大自豪与奢侈消费的中介变量;在品位产品中真实自豪的广告诉求会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购买意向,而在奢侈产品中自大自豪的广告诉求会激发消费者更高的购买意向。
2017年06期 v.33;No.190 48-5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14 ] - 蔡兴;刘淑兰;
本文通过引入人口结构变量,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变系数SUR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对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以考察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少年抚养比对食品类和其他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衣着类、家庭设备类、医疗保健类、交通通讯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农村老年抚养比对医疗保健类和交通通讯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类、文教娱乐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负向影响。
2017年06期 v.33;No.190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69 ] - 蔡兴;刘淑兰;
本文通过引入人口结构变量,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变系数SUR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对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以考察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少年抚养比对食品类和其他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衣着类、家庭设备类、医疗保健类、交通通讯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农村老年抚养比对医疗保健类和交通通讯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类、文教娱乐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负向影响。
2017年06期 v.33;No.190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69 ] - 张敏;刘凤根;周驭舰;
本文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期的生猪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影响不显著,但对农村居民的当期影响比较显著;滞后一期的生猪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较为显著,且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生猪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增加。
2017年06期 v.33;No.190 62-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5 ] - 张敏;刘凤根;周驭舰;
本文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期的生猪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的消费影响不显著,但对农村居民的当期影响比较显著;滞后一期的生猪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较为显著,且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生猪价格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增加。
2017年06期 v.33;No.190 62-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5 ] - 施源;
艺术品消费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品消费是人们消费所有艺术品的活动的总称,包含电影、戏曲、文学等消费;狭义的艺术品消费则仅指居民从艺术品交易市场购买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狭义艺术品的一种消费活动。艺术品大众消费是指艺术品被大众广泛消费的活动,代表的是艺术品消费的大众化趋势。发展我国艺术品大众消费能够有效扩大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也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艺术品大众消费,应从扩大供给、发掘需求、改善环境三方面着力推进。
2017年06期 v.33;No.19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6 ] - 施源;
艺术品消费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品消费是人们消费所有艺术品的活动的总称,包含电影、戏曲、文学等消费;狭义的艺术品消费则仅指居民从艺术品交易市场购买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狭义艺术品的一种消费活动。艺术品大众消费是指艺术品被大众广泛消费的活动,代表的是艺术品消费的大众化趋势。发展我国艺术品大众消费能够有效扩大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也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艺术品大众消费,应从扩大供给、发掘需求、改善环境三方面着力推进。
2017年06期 v.33;No.19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6 ] - 孙淑慧;朱立龙;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公众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社会评价对博弈主体的影响机制参数化,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策略选择的作用机理,对模型中的纯策略Nash均衡、占优策略Nash均衡、混合策略Nash均衡进行求解和分析,并运用Matlab 7.0软件重点对社会评价与两个行为主体策略选择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针对如何激励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及如何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食品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7年06期 v.33;No.190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6 ] - 孙淑慧;朱立龙;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公众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社会评价对博弈主体的影响机制参数化,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策略选择的作用机理,对模型中的纯策略Nash均衡、占优策略Nash均衡、混合策略Nash均衡进行求解和分析,并运用Matlab 7.0软件重点对社会评价与两个行为主体策略选择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针对如何激励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及如何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食品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7年06期 v.33;No.190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6 ] - 李光明;徐冬柠;
本文回顾了1997-2016年间CSSCI数据库收录的文化消费相关文献,对最终搜集整理的270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采用Nvivo、SPSS和Modeler等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刊载论文及基金支持的数量分布分析了论文水平与质量,并就论文主题、类型、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来源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论文主题和研究方法等规律特征将我国二十年间文化消费研究划分为探索期、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总结了我国文化消费研究的演变规律和趋势,对后续文化消费主题和研究方法选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7年06期 v.33;No.190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18 ] - 李光明;徐冬柠;
本文回顾了1997-2016年间CSSCI数据库收录的文化消费相关文献,对最终搜集整理的270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采用Nvivo、SPSS和Modeler等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刊载论文及基金支持的数量分布分析了论文水平与质量,并就论文主题、类型、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来源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论文主题和研究方法等规律特征将我国二十年间文化消费研究划分为探索期、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总结了我国文化消费研究的演变规律和趋势,对后续文化消费主题和研究方法选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7年06期 v.33;No.190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18 ] - 王静;范秀成;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且对个体和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排斥的概念及其不同类型,然后回顾了社会排斥对人们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社会排斥在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出消费者应对社会排斥所产生的三类购买行为,即关系促进的消费行为、自我挫败的消费行为以及不确定性规避和趋利的消费行为。最后,本文展望了社会排斥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未来方向。
2017年06期 v.33;No.190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20 ] - 王静;范秀成;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且对个体和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排斥的概念及其不同类型,然后回顾了社会排斥对人们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社会排斥在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出消费者应对社会排斥所产生的三类购买行为,即关系促进的消费行为、自我挫败的消费行为以及不确定性规避和趋利的消费行为。最后,本文展望了社会排斥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未来方向。
2017年06期 v.33;No.190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20 ] -
<正>~~
2017年06期 v.33;No.190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正>~~
2017年06期 v.33;No.190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