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使用及获益感知研究——基于北京市的问卷调查

    王志刚;周海文;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2017年04期 v.33;No.188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1 ]
  • 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变迁及其对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启示

    杨朝慧;文晓巍;

    基于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历史数据,本文总结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及主要特征,并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食品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趋势预测,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食品消费结构变迁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启示,以期能够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借鉴。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必须要顺应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2017年04期 v.33;No.188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1 ]
  • 婚庆消费的拉动效应和挤出效应研究

    姜海纳;符国群;李世豪;

    婚庆消费作为家庭消费的重要部分,呈日益上升趋势。本文根据发生时间和作用的不同,把婚庆消费分为婚庆直接消费和婚庆间接消费并探讨两者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婚庆直接消费与婚庆间接消费之间并非传统经济学假设的相互挤出关系;相反,购买婚房和其他婚庆间接消费拉动了婚庆直接消费的增长。

    2017年04期 v.33;No.188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1 ]
  • 基础设施投资及结构、地区差异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杨琦;尹华北;

    利用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Driscoll&Kraay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

    2017年04期 v.33;No.188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86 ]
  • 投资对消费影响的再考察:基于实体—虚拟二部门动态优化模型估计

    严丹;孙力军;

    中国投资具有政策性、外生性、周期性的特点。投资通过金融部门融资的情况下,投资完全可以独立消费而增长,并通过费雪方程式效应和金融资产价值重估效应,对消费产生影响。在包括金融部门的Ramsey-Cass-Koopmans模型框架内,投资通过上述两种效应影响消费的过渡动态具有投资与消费同步变动的性质,从而为我国投资消费同步变动之谜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通过基于误差修正的Granger因果检验、贝叶斯VAR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发现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投资影响消费的上述两个效应是真实存在的。持续的投资高增长导致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并倒逼银行信用创造和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

    2017年04期 v.33;No.188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9 ]
  • 家庭化流动、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CHIP2013的证据

    杨永贵;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即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需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2017年04期 v.33;No.188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1 ]
  • 基于情绪感知的企业捐赠与消费者响应的关系

    蒋丽芹;史敏;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企业捐赠行为引起了社会公众在社会道德和社会信任上的情绪感知。已有研究表明,企业捐赠行为与社会公众响应之间有一定的影响,但以往研究强调了认知要素对公众购买企业产品意愿的影响,而对于公众情感因素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基于归因理论,通过对30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利他归因与消费者响应显著正相关且消费者的情绪感知在企业捐赠动机归因和消费者响应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捐赠额度、捐赠类型及捐赠事件的不同对消费者动机归因、情绪感知及响应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2017年04期 v.33;No.188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1 ]
  • 功能、感官、情感:不同产品体验对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

    邱晔;刘保中;黄群慧;

    国内以往多数研究主要关注产品在功能属性和使用价值上的体验表现对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产品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本文以手机产品的使用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手机产品的功能体验、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对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手机用户的顾客满意度更容易受到产品功能体验的影响,而情感体验对顾客忠诚度的预测作用更强。相比于功能体验,感官体验更容易对情感体验产生影响。

    2017年04期 v.33;No.188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28 ]
  •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张家界游客旅游信息需求特征研究

    马丽君;郭留留;

    以携程和蚂蜂窝的问答文本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ROSTCM6软件和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张家界游客旅游信息需求特征,结果发现,游客的旅游信息需求有个性化、多样化、具体化的特点,游客信息需求可以分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以及其他7个类别,73个类目。张家界游客旅游信息需求主要分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和其他7个方面,游客对7个类别的信息需求不同,其中,游览信息需求最高,其次是住宿信息,第三是交通信息需求,餐饮信息需求较低,购物和娱乐信息需求最低。游客对7个类别中不同类目的信息需求有较大差异。

    2017年04期 v.33;No.188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68 ]
  • 城市消费者生鲜水果线上线下购买方式选择研究——基于二元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尹元元;彭密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线上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水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利用对长沙市、广州市、重庆市、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1063名城市消费者的线下问卷调查和422份生鲜水果购物网站的线上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做出线上、线下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以及环境特征的偏好程度对生鲜水果线上、线下购买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生鲜水果的线上购买方式必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依旧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进行生鲜水果营销时,需要结合线上、线下购买方式的影响因素,为商家提出对策建议。

    2017年04期 v.33;No.188 76-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47 ]
  • 大学生伦理消费意向:来自湖南的证据

    罗建兵;文创;杨丽华;

    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选择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湖南省大学生伦理消费现状,旨在分析影响大学生伦理消费意向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伦理消费态度、主观规范和伦理责任对大学生的伦理消费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伦理消费意向无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伦理消费的对策建议。

    2017年04期 v.33;No.188 83-8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1 ]
  • 金融知识、风险态度与信用卡消费

    张峰;

    信用卡作为便捷的支付工具与短期信贷工具,对消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金融知识和风险态度对信用卡使用方式以及使用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影响信用卡持卡概率及消费金额,但对低资产家庭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高资产家庭影响最明显。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则降低了信用卡持卡概率以及消费金额。金融知识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因风险厌恶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差异。

    2017年04期 v.33;No.188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