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旭恒;
本文主要针对2016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急剧上升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总量大幅度增加所引起三大要素相对结构的变化,而是在消费总量平缓增长中,投资和出口增加量相对增长较慢或下滑,其中房价的快速上涨也对消费贡献率剧增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最后规划了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需求更快增长的路径。
2017年02期 v.33;No.186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64 ] - 何昀;贺辉;
文化消费是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发展文化消费需要重视提高文化消费满意度。论文从界定文化消费满意度的涵义入手,归纳出文化消费满意度具体体现在教育消费满意度、文化艺术消费满意度、娱乐消费满意度和体育消费满意度四个方面,基于此构建了文化消费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市场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满意度的现状。论文最后根据所获结论,简要地提出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2017年02期 v.33;No.186 9-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20 ] - 曾起艳;孙凯;曾寅初;
本文构建了人情消费与幸福感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实证分析了人情消费对中国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情消费对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形,倒U拐点处人情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比重约为23.64%。当人情支出尚未达到拐点之前,正效应占据主导,增加人情支出有助于情感沟通和人际交往,促进幸福感提升;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个拐点,增加人情消费加剧生活负担与压力的负效应反而会降低幸福水平。同时,人情消费与幸福感之间的倒U形关系在城乡居民中均存在,但人情消费给农村居民带来不幸福感的比例高于城市居民,且城乡中低收入群体和中老年群体因人情消费造成的不幸福感比例更高。
2017年02期 v.33;No.186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41 ] - 李振坤;伊志宏;
本文聚焦于大学生的节能消费行为,重点研究有效性评价、社会规范、社会责任感、环境价值观对大学生节能消费意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假说。通过网上发放调查问卷获取了一手的相关资料,应用结构方程验证了相关假说并考察了各个决定因素的具体影响作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环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的节能消费意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社会规范和有效性评价对大学生的节能消费意愿起到的作用甚微,因此我们应当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建立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将对解决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2017年02期 v.33;No.18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3 ] - 王小斌;
使用中国2002~2013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相关程度逐渐增强且非常显著;交通基础设施显著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但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起到相反作用。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政府要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同时完善金融手段,为居民消费提供高效的金融信贷服务。
2017年02期 v.33;No.186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78 ] - 王芳;叶作亮;卢美丽;
本文结合在线口碑分析在线消费行为,通过探讨市场作用的动态性、口碑效应的非一致性与正负口碑的异质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建立基于在线口碑的消费预测模型,并用在线市场电子产品消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在线新产品需求,为在线企业掌握需求动态,进行市场运营和管理提供营销建议。
2017年02期 v.33;No.186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6 ] - 张蓓;林家宝;
本研究从食品企业产品伤害行为的性质出发,基于自我感知理论,构建了一个消费者逆向选择模型,分析了食品企业的过失伤害行为和蓄意伤害行为对品牌资产和消费者逆向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蓄意伤害行为和过失伤害行为对品牌忠诚和感知质量都有显著负向影响,但蓄意伤害行为的影响更大;不管是蓄意伤害行为还是过失伤害行为,其对品牌联想都没有影响;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对消费者的逆向选择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感知质量对消费者逆向选择没有影响。
2017年02期 v.33;No.186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7 ] - 刘蕾;蔡国良;
分选排序是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获取和优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中,按照产品销量排序是各大电子商务网站普遍提供的应用选项,然而具体做法却各不相同。学术界对销量排序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销量排序方式(降序vs.随机)与展示方式(显示销量的具体数值vs.不显示销量的具体数值)对于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销量的存在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当产品按照销量降序排列时,相比随机排列,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在按照产品销量降序排列的环境下,不显示销量的具体数值相比显示销量的具体数值更能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2017年02期 v.33;No.186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1 ] - 戴德宝;顾晓慧;
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社交应用的出现与成长——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通过移动终端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然而当前较少有研究关注这类新型社交应用及其用户行为。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选取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的用户为研究对象,以顾客忠诚理论为框架,研究用户参与行为、感知价值及忠诚度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丰富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范围。本研究将用户参与行为分为浏览、互动、创造三个维度;从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两方面考量感知价值。研究结果显示:(1)互动行为和创造行为对感知价值、忠诚度都有显著正向影响;(2)浏览行为只对功能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不能引起情感价值、忠诚度的显著变化;(3)感知价值在互动行为和创造行为对忠诚度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2017年02期 v.33;No.186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101 ] - 李辉;冯蛟;于宏;
文章利用685个有效样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消费理财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理财惯性、理财成本以及收入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四种性质失地农民理财收益具有不同程度影响。据此,本研究认为,分层次推进社会资本再造、积极引导消费理财观念、减少理财成本以及降低收入不确定性风险是促进失地农民科学理财消费的重要途径。
2017年02期 v.33;No.186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7 ] - 郝鹭捷;吕庆华;
本文通过两个实证研究探讨自恋对消费者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1证明了自恋正向影响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在消费能力有限前提下,自恋个体更倾向购买仿冒奢侈品;自恋同物质主义正相关;物质主义在自恋与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2采用道德作为调节变量,证明了道德认知显著降低自恋型消费者的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本文成果丰富了自恋个体消费行为及仿冒奢侈品消费的研究,并为奢侈品厂商如何减少其品牌仿冒品消费提供一定的营销建议。
2017年02期 v.33;No.18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6 ] - 陈伟军;孙习祥;
本文以绿色化妆品为例,验证了绿色品牌真实性感知的维度,分析了绿色品牌真实性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绿色品牌真实性感知的四个维度中,诚信、绿色属性和质量承诺三个维度对购买意愿有直接作用,而文化维度对购买意愿的直接作用不显著;指示型线索和符号型线索是真实性感知的前因,绿色品牌真实性感知或直接作用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或通过消费者态度间接作用于购买意愿。
2017年02期 v.33;No.186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51 ] - 黄杰;马继;谢霞;李晓东;
旅游者体验价值感知研究对于掌握其体验与消费特征,提高旅游地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最大的旅游社交分享网站蚂蜂窝等为例,以旅游者撰写发表的1370篇游记为原始数据,基于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借助RCM 6内容挖掘软件,对新疆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进行判别并构建了相应模型。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属性层层递进,依次表征为"知觉性"、"情感性"、"社会性"与"精神性"4大维度;在微观层面上,游客体验价值感知由"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及服务"、"公共环境及服务"与"旅游者主观意向"4大项及17小项构成。文章构建了:(1)新疆旅游体验价值感知基础模型。(2)基于构成要素与感知属性的关联式模型。最后针对旅游者"薄弱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另外可看出,网络文本的传播对潜在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旅游行政部门可借助相关网络资料等促成其积极的价值感知。
2017年02期 v.33;No.186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20 ] - 朱凯杰;杨斌;丁佩卿;
在闭环供应链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销售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渠道的回收意愿,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通过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得出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的敏感系数和回收意愿对供应链决策、利润和回收率的影响程度。然后,用收入费用共享合同和两部定价法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用数值仿真对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意愿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型下最优决策的变化情况。
2017年02期 v.33;No.186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