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中国化问题研究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2017年01期 v.33;No.185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8 ]
  • 加快发展绿色消费——再论推进消费转型升级

    文启湘;文晖;

    首先指明:绿色发展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目的在于让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减少、资源节约、环境改善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其次,提出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组成部分,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消费模式,并论述了绿色消费的基本内容。再次,在指明目前我国发展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的基础上,提出并阐明了加快发展绿色消费的主要路径与策略。

    2017年01期 v.33;No.18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98 ]
  • 消费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杨继瑞;薛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作为拉动经济主要动力的投资和出口已经明显乏力。因此,通过创新创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激发全要素生产率无疑是重要举措。消费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在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们需要采取增加消费品种类多样性、激发企业消费品有效供给的创新活力、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以"互联网+"的平台为供给侧优化结构指向、以绿色发展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以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措施来深化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2017年01期 v.33;No.185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5 ]
  • 户籍转变与身份融合:来自CFPS的证据

    杨汝岱;周靖祥;

    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户籍制度引发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讨论很多,以户籍制度为背景探讨农转非居民身份融合是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交叉点,构成社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家户微观数据为基础,研究农转非居民的户籍转变与身份融合问题。研究发现,农转非城镇居民和原住城镇居民相比较,其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相对较低、工作单位更不稳定、社会保障程度更低,存在显著的身份差异,而教育和家庭背景是影响身份差异的两个重要变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控制住教育、健康、社会背景、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之后,随着年龄增长,身份差异逐渐缩小,这表明,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户籍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近的社会融合过程,城市化过程绝对不能是配套措施缺失前提下的"土地换户籍"短期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健康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包容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决策参考意义。

    2017年01期 v.33;No.185 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2 ]
  • 医疗保险状态对医疗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中老年人群的一项微观实证分析

    胡炳志;曹海涛;

    利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使用两部模型,以中老年人群为例,分析社会医疗保险状态与医疗消费水平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参保不同医疗保险的中老年人间的医疗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合作医疗,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中老年人有显著更高的总医疗消费开支和自付医疗消费开支。分群体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老年人群、中老年女性人群中,异质性医疗保险状态导致的医疗消费水平差异同样存在。分位数回归显示,在较低的医疗支出水平上,参保状态影响显著。通过构建基本相似的医疗保险"welfare package"实现卫生服务利用公平。

    2017年01期 v.33;No.185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3 ]
  • 消费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李君华;周浪;

    消费性服务业伴随人的集聚而集聚。制造业发展由于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聚集于本地,从而间接促进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制造业集聚又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压缩了他们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使消费性服务业从家庭活动中分离出来,进而使服务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集聚程度更高。信息化水平对于消费性服务业是一种离散的力量,因为信息化使消费者在网络上完成了虚拟的集聚,替代了他们在实际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需求。

    2017年01期 v.33;No.185 38-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8 ]
  • 家庭户主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尹向飞;尹碧波;

    本文基于CHIP2013城镇家庭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对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户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受教育程度对所有地区家庭消费都存在正影响,而其他的变量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除收入以外,东部地区户主的特征变量对家庭人均消费的总影响为11401.86元,贡献率为53.41%;中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8086.55元,贡献率为57.16%;西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4764.89元,贡献率为31.35%。最后,从收入分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7年01期 v.33;No.185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3 ]
  • 房价预期对城镇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

    刘也;补琴;张安全;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房价变动对不同类型城镇家庭的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预期房价上涨会促进持有住房家庭的消费支出和抑制尚无住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但是预期房价变动对于家庭消费支出的总体影响并不显著。这意味着,调控房价无助于提升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支出。本文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7年01期 v.33;No.185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0 ]
  • 社交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意见领袖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研究

    单汨源;李洁;刘小红;

    社交网络环境下对消费者意见领袖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在对消费者意见领袖及消费者行为意愿研究基础上,结合ABC态度模型及理性行为理论,并以新浪名人微博为例构建了消费者意见领袖对消费者态度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名人信任度、消费者对微博营销信息信任以及名人微博活跃度显著正向影响认知性态度及其情感性态度:认知性态度与情感性态度显著正向影响其意向性态度;消费者对名人信任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对微博营销信任。研究成果可为社交网络环境下企业提高消费者态度提供策略借鉴。

    2017年01期 v.33;No.185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73 ]
  • 绿色产品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杨德锋;宋倩文;胡丽丽;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产品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产品利益关联性、消费者身份凸显和绿色社会规范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三个实验,本文发现,在绿色产品利益与消费者本人关联性强(与他人关联性强)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利他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在消费者凸显个人(集体)身份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利他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社会规范未包含绿色消费的情况下,企业利己诉求更容易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购买。

    2017年01期 v.33;No.185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15 ]
  • 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愿分析及预测——以智能手环为例

    金英伟;尚晓航;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竞争的焦点。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出指标体系,以此来分析企业在产品竞争上的优劣势;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产品的购买意愿和演化趋势,以智能手环为例验证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外手环整体评价优于国产手环,尤其在体现技术创新的产品内部属性和创新感知方面有优势,但消费者对国产手环的产品外部属性和促销宣传方面评价更高。

    2017年01期 v.33;No.185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92 ]
  • 顾客不良行为会影响同属顾客的体验吗?——面子感知的调节作用

    杨晓燕;朱爽;

    在服务现场,顾客不良行为不仅会损害服务提供者利益,也会影响到同属顾客的利益。以往研究着重探讨顾客不良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忽视了不同严重程度的不良行为与面子感知对同属顾客体验的交互影响。本文运用面子理论,通过情境实验法,实证检验同属顾客在服务企业遭受不同严重程度的顾客不良行为时,其顾客体验的差异。同时,也检验同伴在场时,同属顾客的面子感知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

    2017年01期 v.33;No.185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5 ]
  • 基于SOR理论的网络退货政策宽松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机理研究

    张蓓佳;

    本文以SOR(刺激-感知-反应)理论为框架,构建了网络退货政策宽松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按照消费者性别和收入水平进行了分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退货政策宽松度不仅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的直接影响,还能够通过感知商品质量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而感知购物风险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感知商品质量也无法显著影响感知购物风险,因此网络退货政策宽松度不能够通过感知购物风险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此外,网络退货政策宽松度对男性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女性消费者,对高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影响要大于低收入水平消费者。

    2017年01期 v.33;No.185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68 ]
  • 消费者电子健康素养评估及在移动医疗中的应用

    吴颖敏;张媚;朱良艳;

    消费者的电子健康素养将会影响其使用电子健康资源参与自身健康管理的有效性。本文采用量表开发技术,引入增权理论,编制了移动版的电子健康素养量表m-eHEALS。通过m-eHEALS对我国3083例网络消费者进行的电子健康素养测评和分析中发现:他们在利用互联网获得健康资源上有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行为趋向,但互动评判能力较低;电子健康素养与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均有正相关关系,并通过它们间接影响消费者对医疗健康类App的使用意愿。本文最后讨论了如何利用电子健康素养的评估结果实现移动医疗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增权路径选择、风险防范和应用采纳。

    2017年01期 v.33;No.185 90-9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20 ]
  • 投稿须知

    <正>《消费经济》创刊于1985年,是全国唯一研究消费经济的理论刊物,现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并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消费经济》系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消费经济》主要刊发消费经济学领域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是研究消费理论、开展学术交流、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学科繁荣的重要园地,也是推广研究成果、引领消费新风尚的重要手段。

    2017年01期 v.33;No.18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