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论我国贫富分化下的挥霍性消费问题

    卫兴华;

    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挥霍性奢侈浪费已成为贫富差距加大的重大表象。挥霍性消费有区别于"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畸型消费"以及"奢侈消费"的特征,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及其运行直接相关。挥霍型消费的形成主要是体制因素和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重视消费公平与消费合理、坚决遏制挥霍性消费蔓延。

    2014年04期 v.30;No.170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1 ]

消费需求

  • 关于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几个问题

    易培强;

    为了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基点,并逐步实现消费主导型(消费推动为主)的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持续增长要着重破解以下问题:厘清和协调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积极挖掘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增长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完善促进消费的长期政策和长效机制。

    2014年04期 v.30;No.170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3 ]
  • 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分析

    聂正彦;苗红川;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图,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显著;工资性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2014年04期 v.30;No.17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1 ]
  • 农村土地租赁与农户消费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CHFS调查数据的有序probit模型分析

    邢泷;陈雪梅;

    土地租赁是土地流转的重要内容1,因此本文从农户转出土地的视角,选用2011年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的调查结果,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来研究土地租赁是否影响农户消费率水平。结果表明,农户出租土地对农民个人消费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所以,优化土地流转政策,使农村土地真正流转起来可以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的的农村内需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4期 v.30;No.170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3 ]
  • 城市化率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关系研究

    丁建勋;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城市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由此来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率长时间下降的深层次原因。理论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为了证实上述理论研究的结论,本文运用世界40个国家2010年的截面数据、我国195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2005-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U型关系的确存在,并且我国或许已经到达或越过了U型曲线拐点,居民消费率可能已进入了上升通道。

    2014年04期 v.30;No.170 25-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2 ]
  • 湖南省公共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蔡德容;胡文帅;

    本文基于湖南省1992-2012年相关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湖南省公共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湖南省公共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带动作用较弱,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更强的带动作用,其中基本公共设施支出和教育支出有着更强的解释作用。因此,拉动居民消费的提高需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并且公共支出应更多的向农村地区倾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投入均等化。

    2014年04期 v.30;No.17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7 ]

消费者行为

  • 善因营销信息透明度与消费者品牌态度关系研究

    王颖晖;丁红伟;

    根据形象转移理论和消费者感知理论,构建了善因营销信息透明度与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企业善因营销信息透明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消费者的企业动机感知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在企业善因营销信息透明度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消费者的企业动机感知对其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对于善因营销活动中消费者积极品牌态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014年04期 v.30;No.170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29 ]
  • 河北农村地区儿童零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佳洁;罗浪;

    本研究对河北省某农村地区5-12岁学龄期儿童家长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了350份样本,对儿童零食消费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儿童频繁食用糖果、饮料和调味面制品类零食行为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父母对零食的喜好、父母对零食安全的满意度和家庭收入等家庭因素和儿童是否自己购买零食显著影响儿童零食消费行为。本研究结果为家长和相关部门建立安全的儿童消费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04期 v.30;No.17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6 ]
  • 城镇居民食品支出不平等的收入影响效应分解

    黄伟伟;陆迁;

    基于2007至2012年中国省级相关数据,利用集中度指数方法,分解收入对食品支出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存在较严重的食品支出不平等,且有加剧趋势;收入平均值和收入差距对食品支出不平等有强化效应,而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食品支出常量则为削弱效应。其政策含义是短期内政府可通过食品补贴等手段缓解低收入人群食品支出不足的状况;而长期内应谋求缩小收入差距的持续收入增长方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解食品支出不平等。

    2014年04期 v.30;No.17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2 ]

消费与金融

  • 家庭住房贷款与居民家庭消费——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证据

    张立盼;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家庭住房贷款对我国家庭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住房贷款对家庭耐用品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非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贷款主要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耐用品消费有抑制作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防止家庭过度负债引发的债务紧缩效应,同时要加强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贷款的优惠政策。

    2014年04期 v.30;No.170 51-5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48 ]
  • 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李清政;张华泉;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本文在金融发展对消费相关作用机理基础上,利用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尝试从金融发展的维度探讨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实证影响。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正向作用,而城乡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则呈现出正、负不同相关关系且地域差异明显。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建立农村保险市场等措施促进这一特殊区域整体消费水平层级的提升。

    2014年04期 v.30;No.170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2 ]

消费与民生

  •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若干问题的探讨

    肖浩辉;

    民生问题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关注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特别是近年来把民生问题摆在了突出重要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生与国家兴衰、民生与发展、民生与就业、民生与分配、民生与社保、民生与物价、民生与区域协调发展、民生与城乡统筹发展、民生与稳定、民生与安全、民生与环保、民生与领事保护的相互关系,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都过上尊严、幸福、美满的生活。

    2014年04期 v.30;No.17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3 ]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于建华;魏欣芝;

    本文运用新农保正式试点前后共6年的面板数据,借助消费函数,从制度试点、参保缴费人数、待遇领取人数三个角度建立Panel Data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建立与否对农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参保缴费人数和待遇领取人数与农民消费水平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2014年04期 v.30;No.17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6 ]

问题讨论

  • 消费安全规制的法经济学分析

    钱玉文;

    政府应当承担保障消费安全职责,但防止所有消费者事故和伤害"零风险"既不现实也是无益目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选择,公权规制减少消费安全风险应当接受效率评判。美国消费品安全法律规制中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选择规制工具,我国消费安全规制工具选择同样应当进行公平效率分析。

    2014年04期 v.30;No.170 79-8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7 ]

消费思想

  • 孔子消费经济思想再探

    韩涛;

    孔子肯定物质财富的正当价值,鼓励人们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来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但在道德原则上主张"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在分配原则上,孔子主张均平,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分配,反对贫富分化。在日常消费行为中,孔子主张宁俭勿奢、节用爱人,"以礼制中",对我们今天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4年04期 v.30;No.170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 布阿吉尔贝尔的消费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高雷业;

    从宏观经济来看,消费和收入是同一样的事物。破坏消费就是破坏收入,破坏收入也会破坏消费。建设消费主导型的中国经济,必须要以增加社会大多数人的收入为基础。为了增加消费和促进当时法国经济的增长,布阿吉尔贝尔主张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对税制进行改革。然而,对旧税制进行调整和革新,必然会遭到从旧税制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和反对。这样的改革历史规律值得中国的改革者们借鉴。布阿吉尔贝尔的消费经济思想以及那段时期的法国历史对中国的改革大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014年04期 v.30;No.170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4 ]

研究动态

  • 近年来国内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动态

    朱艳春;柳思维;

    "十五"以来,消费理论研究围绕收入、财富、政府支出、制度变革、心理因素等对消费的影响,或就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习惯形成等因素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展开大规模的研究与探讨。同时,转型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消费权益保护,消费结构变迁乃至如何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以及发展可持续的低碳消费亦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014年04期 v.30;No.170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3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