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培强;
为了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基点,并逐步实现消费主导型(消费推动为主)的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持续增长要着重破解以下问题:厘清和协调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积极挖掘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增长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完善促进消费的长期政策和长效机制。
2014年04期 v.30;No.170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3 ] - 聂正彦;苗红川;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图,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显著;工资性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2014年04期 v.30;No.17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1 ] - 邢泷;陈雪梅;
土地租赁是土地流转的重要内容1,因此本文从农户转出土地的视角,选用2011年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的调查结果,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来研究土地租赁是否影响农户消费率水平。结果表明,农户出租土地对农民个人消费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所以,优化土地流转政策,使农村土地真正流转起来可以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的的农村内需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4期 v.30;No.170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3 ] - 丁建勋;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城市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由此来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率长时间下降的深层次原因。理论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为了证实上述理论研究的结论,本文运用世界40个国家2010年的截面数据、我国195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2005-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U型关系的确存在,并且我国或许已经到达或越过了U型曲线拐点,居民消费率可能已进入了上升通道。
2014年04期 v.30;No.170 25-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2 ] - 蔡德容;胡文帅;
本文基于湖南省1992-2012年相关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湖南省公共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湖南省公共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带动作用较弱,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更强的带动作用,其中基本公共设施支出和教育支出有着更强的解释作用。因此,拉动居民消费的提高需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并且公共支出应更多的向农村地区倾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投入均等化。
2014年04期 v.30;No.17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