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

  •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

    郝东阳;张世伟;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本文建立了家庭收入方程、消费方程和储蓄方程的半参数模型,用于分析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户主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费均明显上升,导致家庭储蓄率呈轻微上升趋势;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家庭收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家庭消费呈向右上倾斜的S型分布,导致家庭储蓄率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因此,政府发展教育事业,鼓励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助于拉动城镇居民消费,降低城镇居民储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居民家庭福利提升。

    2011年05期 v.27;No.153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5 ]
  •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

    郝东阳;张世伟;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本文建立了家庭收入方程、消费方程和储蓄方程的半参数模型,用于分析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年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户主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费均明显上升,导致家庭储蓄率呈轻微上升趋势;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家庭收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家庭消费呈向右上倾斜的S型分布,导致家庭储蓄率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因此,政府发展教育事业,鼓励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助于拉动城镇居民消费,降低城镇居民储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居民家庭福利提升。

    2011年05期 v.27;No.153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5 ]
  • 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

    樊行健;李慜劼;

    本文在构建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利用我国1997-2006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对政府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微弱的挤出效应;政府社会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产生了微弱的引致效应;不同的政府支出结构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

    2011年05期 v.27;No.15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73 ]
  • 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

    樊行健;李慜劼;

    本文在构建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利用我国1997-2006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对政府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微弱的挤出效应;政府社会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产生了微弱的引致效应;不同的政府支出结构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

    2011年05期 v.27;No.15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73 ]
  • 转移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张展;尹华北;

    本文利用协整方程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转移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不同,发现转移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已发挥了正常的影响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的长短期影响都很小。转移收入的城乡差距,正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内需增长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2011年05期 v.27;No.15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3 ]
  • 转移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张展;尹华北;

    本文利用协整方程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转移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不同,发现转移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已发挥了正常的影响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的长短期影响都很小。转移收入的城乡差距,正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内需增长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2011年05期 v.27;No.15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3 ]
  • 云南省消费的收敛性分析

    欧丽萍;周钜乾;李东林;

    区域消费是收敛发展还是发散发展对一个区域整体社会经济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增长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16个州市内生消费的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消费市场整体呈发散态势,在此基础上又呈局部区域性收敛,说明云南省区域消费水平不均衡发展,同时又因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出现了局部聚合情况。

    2011年05期 v.27;No.153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 云南省消费的收敛性分析

    欧丽萍;周钜乾;李东林;

    区域消费是收敛发展还是发散发展对一个区域整体社会经济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增长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16个州市内生消费的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消费市场整体呈发散态势,在此基础上又呈局部区域性收敛,说明云南省区域消费水平不均衡发展,同时又因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出现了局部聚合情况。

    2011年05期 v.27;No.153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农村消费

  • 我国农户耐用消费品消费现状考察

    田珍;应瑞瑶;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扩大内需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扩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但当前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差距较大,而且农户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地区差异和内部分化明显。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6 ]
  • 我国农户耐用消费品消费现状考察

    田珍;应瑞瑶;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扩大内需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扩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但当前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差距较大,而且农户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地区差异和内部分化明显。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6 ]
  • 中国农村民生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视角

    黄艳敏;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生消费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民生消费的影响机制: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民生消费影响的要素报酬增加效应强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抑制效应,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民生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报酬效应和面向农村需求的供给效应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张和民生消费结构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大但并未改善其消费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民生消费的对策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9 ]
  • 中国农村民生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视角

    黄艳敏;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生消费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民生消费的影响机制: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民生消费影响的要素报酬增加效应强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抑制效应,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民生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报酬效应和面向农村需求的供给效应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张和民生消费结构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大但并未改善其消费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民生消费的对策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9 ]
  • 营造农村安全消费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论析

    邓敏;

    营造农村安全消费环境是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之一。目前,我国农村消费环境安全度不高,农村消费者身心健康乃至人身安全都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应该通过提高农村消费者自身素质和维权能力;整合监管资源,完善监控体系;加快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消费者组织建设,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舆论监督,创造诚信消费环境;培育和谐、优美的生态消费环境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的消费安全,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2011年05期 v.27;No.15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3 ]
  • 营造农村安全消费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论析

    邓敏;

    营造农村安全消费环境是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之一。目前,我国农村消费环境安全度不高,农村消费者身心健康乃至人身安全都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应该通过提高农村消费者自身素质和维权能力;整合监管资源,完善监控体系;加快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消费者组织建设,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舆论监督,创造诚信消费环境;培育和谐、优美的生态消费环境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的消费安全,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2011年05期 v.27;No.15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3 ]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消费需求的增长——基于1978-2009年经验数据的实证

    孙虹乔;

    本文基于1978-2009年的数据,运用FOLS估计、ML估计和GMM估计就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生产型基础设施投入增加1个单位,会带动农村消费增长0.42个单位;而农村生活型基础设施投入增加1个单位,会带动农村消费增长0.49个单位。据此,本文提出要在总体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构建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居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分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05期 v.27;No.15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2 ]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消费需求的增长——基于1978-2009年经验数据的实证

    孙虹乔;

    本文基于1978-2009年的数据,运用FOLS估计、ML估计和GMM估计就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生产型基础设施投入增加1个单位,会带动农村消费增长0.42个单位;而农村生活型基础设施投入增加1个单位,会带动农村消费增长0.49个单位。据此,本文提出要在总体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构建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居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分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05期 v.27;No.15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2 ]

消费市场

  • 城市文化特色建设视角下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鹿磊;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2011年05期 v.27;No.153 37-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6 ]
  • 城市文化特色建设视角下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鹿磊;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2011年05期 v.27;No.153 37-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6 ]
  • 保险消费中保险代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李雷;张劲松;

    在保险消费中,由于保险消费者和保险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保险代理人的违规行为,保险公司必须改变传统激励方式来进一步保障保险消费市场的规范有序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多任务多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设计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应从保单数量、服务质量和竞争排名及信用评级三个任务的角度考虑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如何进行公平有效的激励,以制度来约束和激励保险代理人要尊重并积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2011年05期 v.27;No.15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9 ]
  • 保险消费中保险代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李雷;张劲松;

    在保险消费中,由于保险消费者和保险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保险代理人的违规行为,保险公司必须改变传统激励方式来进一步保障保险消费市场的规范有序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多任务多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设计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应从保单数量、服务质量和竞争排名及信用评级三个任务的角度考虑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如何进行公平有效的激励,以制度来约束和激励保险代理人要尊重并积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2011年05期 v.27;No.15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9 ]
  • 食品生产者伦理丧失的原因分析:基于消费者角度

    倪学志;

    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食品生产者利用食品内在质量的强隐藏性,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消费者健康的违法加工行为。但在食品比较丰裕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挑剔"的消费者的偏见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从需求的层面诱引生产者偏离伦理去实施败德行为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而缺乏对现阶段农产品市场供给新特点的了解而导致的对农产品质量知识了解不完全以及单一知识化,是消费者出现感知偏差的主要原因。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农产品市场供给新特点、农产品营养质量客观现状及其对应的农产品质量知识以及食品营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让消费者对食品感观性质量有个科学的判断。

    2011年05期 v.27;No.153 45-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1 ]
  • 食品生产者伦理丧失的原因分析:基于消费者角度

    倪学志;

    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食品生产者利用食品内在质量的强隐藏性,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及消费者健康的违法加工行为。但在食品比较丰裕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挑剔"的消费者的偏见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从需求的层面诱引生产者偏离伦理去实施败德行为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而缺乏对现阶段农产品市场供给新特点的了解而导致的对农产品质量知识了解不完全以及单一知识化,是消费者出现感知偏差的主要原因。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农产品市场供给新特点、农产品营养质量客观现状及其对应的农产品质量知识以及食品营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让消费者对食品感观性质量有个科学的判断。

    2011年05期 v.27;No.153 45-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1 ]
  • 我国信用卡持卡人非理性消费的调查研究

    宁薛平;文启湘;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信用卡持卡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特征、心理特征和用卡态度,进而提出了减少信用卡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3 ]
  • 我国信用卡持卡人非理性消费的调查研究

    宁薛平;文启湘;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信用卡持卡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特征、心理特征和用卡态度,进而提出了减少信用卡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3 ]

消费者行为

  • OTC药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天津的消费者调查

    曹阳;宋文;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对消费者进行随机访问的方式,本文对天津市市区OTC药品(非处方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了影响OTC药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以为OTC药品经营者科学地制定OTC药品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011年05期 v.27;No.15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48 ]
  • OTC药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天津的消费者调查

    曹阳;宋文;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对消费者进行随机访问的方式,本文对天津市市区OTC药品(非处方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了影响OTC药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以为OTC药品经营者科学地制定OTC药品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011年05期 v.27;No.153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48 ]
  • 大学生自助游行为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

    何小勤;

    本文以浙江省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全面分析了在校学生的自助游动机、目的、目的地选择、出游方式、费用等问题。发现大学生自助游具有以下特征:自助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或寒暑假;单次自助游所需时间一般为3天左右;每次费用在200-500元之间;自助游的目的主要是陶冶情操、探究知识和消遣娱乐。最后,从旅游景点构建与营销方面提出了优化大学生自助游品质与发展区域旅游的应对策略。

    2011年05期 v.27;No.153 56-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16 ]
  • 大学生自助游行为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

    何小勤;

    本文以浙江省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全面分析了在校学生的自助游动机、目的、目的地选择、出游方式、费用等问题。发现大学生自助游具有以下特征:自助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或寒暑假;单次自助游所需时间一般为3天左右;每次费用在200-500元之间;自助游的目的主要是陶冶情操、探究知识和消遣娱乐。最后,从旅游景点构建与营销方面提出了优化大学生自助游品质与发展区域旅游的应对策略。

    2011年05期 v.27;No.153 56-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16 ]
  • 计算机产品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夏永林;吴婷艳;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产品特点及顾客满意评价标准的研究,构建了计算机产品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经定量计算得到了计算机产品顾客满意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使企业赢得更多顾客的策略和方法,为增强我国计算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参考。

    2011年05期 v.27;No.153 59-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9 ]
  • 计算机产品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夏永林;吴婷艳;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产品特点及顾客满意评价标准的研究,构建了计算机产品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经定量计算得到了计算机产品顾客满意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使企业赢得更多顾客的策略和方法,为增强我国计算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参考。

    2011年05期 v.27;No.153 59-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9 ]
  • 基于AHP模糊方法的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分析

    彭亮;肖明辉;

    团购网站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出现的新热点,消费者信任度对于团购网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影响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的三大因素,然后用AHP和模糊评价分析建立了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评价模型,最后以某知名团购网站为例,对其消费者信任度进行了评价。

    2011年05期 v.27;No.153 62-6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7 ]
  • 基于AHP模糊方法的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分析

    彭亮;肖明辉;

    团购网站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出现的新热点,消费者信任度对于团购网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影响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的三大因素,然后用AHP和模糊评价分析建立了团购网站消费者信任度评价模型,最后以某知名团购网站为例,对其消费者信任度进行了评价。

    2011年05期 v.27;No.153 62-6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7 ]
  • 基于企业公开信息的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机制研究

    王桂兰;张聪群;

    面对频发的产品问题,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品牌与安全或优质等价了,他们日益懂得依靠自身的能力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来做出判断,企业和品牌营销传播的各种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日益强大。文章在回顾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机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公开信息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模型,最后据此模型为企业的消费者品牌信任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6 ]
  • 基于企业公开信息的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机制研究

    王桂兰;张聪群;

    面对频发的产品问题,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品牌与安全或优质等价了,他们日益懂得依靠自身的能力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来做出判断,企业和品牌营销传播的各种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日益强大。文章在回顾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机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公开信息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模型,最后据此模型为企业的消费者品牌信任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2011年05期 v.27;No.15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6 ]
  • 基于顾客认知价值的时尚产品定价模型

    颜莉;高长春;

    本文首先考察了时尚产品的特性,认为时尚产品的定价应该以顾客认知价值为基础。其次,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通过联合分析法确定顾客认知价值,确定这些要素影响的程度;二是通过聚类分析对一定顾客认知价值基础上的消费者进行细分,确定细分参数。最后,在这两条逻辑主线的基础上明确时尚产品一般定价模型,并将该模型进行扩展,构建多重价格时尚产品拓展定价模型。

    2011年05期 v.27;No.153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22 ]
  • 基于顾客认知价值的时尚产品定价模型

    颜莉;高长春;

    本文首先考察了时尚产品的特性,认为时尚产品的定价应该以顾客认知价值为基础。其次,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通过联合分析法确定顾客认知价值,确定这些要素影响的程度;二是通过聚类分析对一定顾客认知价值基础上的消费者进行细分,确定细分参数。最后,在这两条逻辑主线的基础上明确时尚产品一般定价模型,并将该模型进行扩展,构建多重价格时尚产品拓展定价模型。

    2011年05期 v.27;No.153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22 ]
  • 消费者决策中的情境效应作用机制及其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探究

    张全成;周庭锐;吴秋琴;

    本文探讨了消费者决策中的情境效应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集中某一特定诱引备择项的加入,会影响消费者对原有各备择项的相对偏好程度和属性评价,并增加了消费者对目标备择项的支付意愿。

    2011年05期 v.27;No.153 74-7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7 ]
  • 消费者决策中的情境效应作用机制及其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探究

    张全成;周庭锐;吴秋琴;

    本文探讨了消费者决策中的情境效应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集中某一特定诱引备择项的加入,会影响消费者对原有各备择项的相对偏好程度和属性评价,并增加了消费者对目标备择项的支付意愿。

    2011年05期 v.27;No.153 74-7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7 ]
  • 消费者渠道迁徙因素分析——基于TAM和TPB理论整合视角

    贾雷;周星;林文晓;

    网络经济的来临使得消费者从线下消费转为在线消费成为一股潮流。本文通过TAM和TPB理论整合视角,分析影响消费者渠道迁徙态度和迁徙意向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多渠道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1年05期 v.27;No.15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61 ]
  • 消费者渠道迁徙因素分析——基于TAM和TPB理论整合视角

    贾雷;周星;林文晓;

    网络经济的来临使得消费者从线下消费转为在线消费成为一股潮流。本文通过TAM和TPB理论整合视角,分析影响消费者渠道迁徙态度和迁徙意向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多渠道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1年05期 v.27;No.15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61 ]

消费者权益

  • 论消费者反悔权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黄秋娜;

    反悔权是主要发达国家都确认的消费者权利,在我国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制度需求。一方面,随着我国电视电话销售、网上销售等新兴销售手段的出现,消费者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还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消费者。因此,反悔权制度的确立能使消费者不需要任何理由解除合同,从而避免利益受到损害。但是,反悔权需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其行使方式、时间等都有限制。

    2011年05期 v.27;No.153 83-8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71 ]
  • 论消费者反悔权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黄秋娜;

    反悔权是主要发达国家都确认的消费者权利,在我国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制度需求。一方面,随着我国电视电话销售、网上销售等新兴销售手段的出现,消费者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还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消费者。因此,反悔权制度的确立能使消费者不需要任何理由解除合同,从而避免利益受到损害。但是,反悔权需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其行使方式、时间等都有限制。

    2011年05期 v.27;No.153 83-8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71 ]
  • 论电子商务消费者求偿权的法律保护

    唐慧俊;

    求偿权是电子商务消费者所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实践中,该权利却往往难以实现。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市场发展等因素,也包括微观层面上相关规范或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以切实加强对电子商务消费者包括求偿权在内的各种合法权益的保护。

    2011年05期 v.27;No.153 86-8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2 ]
  • 论电子商务消费者求偿权的法律保护

    唐慧俊;

    求偿权是电子商务消费者所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实践中,该权利却往往难以实现。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市场发展等因素,也包括微观层面上相关规范或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以切实加强对电子商务消费者包括求偿权在内的各种合法权益的保护。

    2011年05期 v.27;No.153 86-8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2 ]

研究动态

  • 国外对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进展

    徐小龙;苏勇;

    产品伤害危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品牌形象及消费者行为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对国外相关文献梳理的结果表明,国外学者主要围绕产品伤害危机的影响、应对策略、市场修复策略和产品伤害危机处理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和归纳,本文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1年05期 v.27;No.153 90-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8 ]
  • 国外对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进展

    徐小龙;苏勇;

    产品伤害危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品牌形象及消费者行为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对国外相关文献梳理的结果表明,国外学者主要围绕产品伤害危机的影响、应对策略、市场修复策略和产品伤害危机处理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和归纳,本文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1年05期 v.27;No.153 90-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8 ]
  • 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述评

    李斌;徐富明;马红宇;王伟;

    锚定效应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以最初的信息(数据或其他参数)为参照点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致使最后的估计值趋向于开始的锚定值,并由此导致错误的决策。本文首先介绍了锚定效应这一广泛存在的独特现象以及主要的理论解释;然后着重探讨了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决策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局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1年05期 v.27;No.153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73 ]
  • 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述评

    李斌;徐富明;马红宇;王伟;

    锚定效应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以最初的信息(数据或其他参数)为参照点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致使最后的估计值趋向于开始的锚定值,并由此导致错误的决策。本文首先介绍了锚定效应这一广泛存在的独特现象以及主要的理论解释;然后着重探讨了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决策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局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1年05期 v.27;No.153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7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