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

  • 房价如何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

    李顺毅;

    本文使用2005—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房价如何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价对消费贡献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在消费贡献率的不同分位水平上这种关系也普遍存在,而且在更高的分位点上,倒U曲线的拐点对应更高的房价。同时,增加货币供给有助于增强房价对消费贡献率的正面影响,缓解负面影响。

    2011年03期 v.27;No.151 3-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0 ]
  •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增长及不确定性变化的动态响应分析

    沙之杰;潘明清;

    本文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增长及不确定性变化的动态响应表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收入增长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映极为敏感,对收入不确定性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反映敏感程度较大,因而,收入增长及其不确定性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2011年03期 v.27;No.151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9 ]

消费结构

  • 增加公共产品促进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周觉;韩旭;

    公共产品的增加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客体,也是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目前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加速升级的趋势。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制约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文章在分析当前北京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供给效率低的基础上,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社会化和市场化以及明确公共产品供给方向,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两方面,对增加公共产品促进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2011年03期 v.27;No.15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消费者行为

  •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张晓东;朱敏;

    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对消费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口碑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感知价值作为中间变量考察网络口碑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建立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网络口碑与感知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购买意愿与消费行为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针对网络口碑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2011年03期 v.27;No.151 15-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13 ]
  • 不同产品伤害归因情境下顾客的情绪反应及行为意向研究

    汪兴东;景奉杰;

    产品伤害发生后,不同的责任归因方式下顾客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及行为意向。本文通过模拟现场实验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归因下,顾客容易出现愤怒情绪,在情景归因下,顾客倾向于产生沮丧情绪,在内部归因下,顾客容易表现出后悔情绪;愤怒的顾客会通过报复或WOM的方式惩罚企业,沮丧的顾客容易出现WOM或转换行为,而后悔的顾客会通过转换或沉默的应因策略缓解负面情绪。

    2011年03期 v.27;No.151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3 ]
  • 论消费者自我形象一致性

    车娇;

    为了建立优秀的品牌,企业必须深入了解目标消费群的自我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回顾了消费者自我概念及其研究发展历程,再对消费者自我形象一致性理论进行了整理和评析,最后评述了消费者自我形象一致性对品牌评价的影响。

    2011年03期 v.27;No.15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9 ]
  • 大学生数码产品网络购买行为实证研究

    沈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涌入,网购数码产品逐渐成为大学生这一具有代表性网络购物群体的消费行为选择。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从风险感知理论出发,在开展有效问调及依靠AVE等方法合理化数据信度效度的基础上,构建二项Logistic实证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归纳大学生网购数码产品行为及其特征,并讨论了影响大学生网购数码的因素和对应的建议。

    2011年03期 v.27;No.15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24 ]

消费市场

  •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祝红梅;

    本文介绍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该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融资结构调整和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1年03期 v.27;No.151 31-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69 ]
  •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中的消费集聚效应研究

    李瑛;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提出了促使城市兴起、发展与转型的动力机制,即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与乘数-加速数效应。进而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外源外向型"城市化模式的特征、动力机制及当前面临的向"消费型城市"转型问题,并着重分析"珠三角地区"城市消费集聚度不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1年03期 v.27;No.15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8 ]
  • 房产税改革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刘开瑞;闫燕;

    基于国务院要求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房产税改革对房价的影响、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影响等,提出房产税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完善房产税改革的相关对策建议: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产权登记制度;房产税计税依据以市场价值为基础;培养高素质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专业人才;将房产税的设计纳入国家税收体系等。

    2011年03期 v.27;No.15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45 ]
  • 网络购物消费热点探析

    刘芸玲;

    网络购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然而,作为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网络购物者比例却还小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网民对这种新的购物方式尚未完全认同。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购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网络购物的对策建议。

    2011年03期 v.27;No.15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0 ]

休闲消费

  • “虚拟旅游”发展探析

    骆高远;陆江东;

    虚拟旅游出现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其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还相当陌生,这与虚拟旅游的硬件设施要求较高、理论发展还不尽完善、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有一定的关系。但虚拟旅游可以成为现实旅游的有效补充,在许多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轻松解决一些现实旅游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虚拟旅游及其特征和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旅游的影响及其应用,并认为虚拟旅游的发展将是必然的趋势,其前景将非常美好。

    2011年03期 v.27;No.151 46-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8 ]
  •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娄底市为例的研究

    肖霞;李琼;刘辛田;

    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的休闲消费,其行为呈现出一些明显特征。这些行为特征是在诸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娄底城镇居民的调研发现,影响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行为的因素共有6项,依据其对居民休闲活动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个人社会经济因素"、"休闲服务因素"、"休闲产品因素"、"群体支持因素"、"休闲收获因素"、"信息支持因素"。

    2011年03期 v.27;No.15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1 ]

可持续消费

  • 低碳消费增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许进杰;

    作为消费增长的新阶段,低碳消费增长有利于实现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培养和形成居民低碳消费观念和行为,企业能源技术创新推进低碳产业发展,以及政府实施法律和经济手段,能有效引导居民低碳消费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居民消费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011年03期 v.27;No.151 55-5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7 ]
  • 低碳消费与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

    邓国用;刘阳;

    低碳消费方式,对于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首先阐述了低碳消费给中国居民的消费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接着阐明中国居民从原有的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变化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加快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变革的对策建议。

    2011年03期 v.27;No.151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5 ]
  • 绿色品牌真实性问题探讨

    梁勇;

    自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兴起以来,绿色品牌的真实性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绿色品牌真实性问题涉及客观真实性和建构真实性。就这两种真实性而言,消费者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为规范企业的绿色营销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绿色消费,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非政府组织应在绿色品牌评价、监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企业要主动调整,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2011年03期 v.27;No.15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8 ]

消费安全

  • 论食品安全治理的消费者参与及其机制构建

    刘广明;尤晓娜;

    相对于食品经营者,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是,消费者亦能成为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力量,一是在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治理最具积极性;二是缘于消费者在特定信息的占有上有一定优势;三是因为消费者集体作用的发挥能量巨大。消费者有效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能够起到弥补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不足、推动社会监督以及制约食品经营者等重要作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治理的参与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系列制度予以保障。首先,需要强化消费者司法保护机制;其次,需要细化消费者举报监督机制;最后,需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

    2011年03期 v.27;No.15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72 ]
  • 完善并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探索——以浙江省为例

    陈幼红;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国家重视,百姓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浙江省实例提出了完善并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

    2011年03期 v.27;No.151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8 ]
  •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基层政府职能分析

    吴春梅;朱婧;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是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存在市场失灵。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且标准不统一、以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较薄弱、监管难度大、检测手段落后等原因,使农村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区和事故多发区,亟待强化基层政府的监管职能。针对性的对策是完善农村政府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行业自律,促进企业信用规范和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

    2011年03期 v.27;No.151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38 ]
  •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实证研究——基于15个省市居民家庭的肉类处理行为调查

    巩顺龙;白丽;陈磊;程瑞雪;

    家庭食品安全行为是保障全食物链安全的核心环节,城市居民家庭的高风险食物之一是肉类。来自15个省市家庭肉类食物消费行为的抽样调查表明,城市居民家庭冷冻、清洁、隔离、烹调四个环节的肉类处理行为中,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男性、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以及未婚居民是城市家庭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风险控制的重点人群。应从控制温度、杜绝交叉污染、保证充分烹调和妥善处理肉类剩食四个方面进行食品安全消费行为规范教育,以降低城市家庭食物处理中的安全风险。

    2011年03期 v.27;No.151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59 ]

问题讨论

  • 农村人情消费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理论框架

    田学斌;闫真;

    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而农村居民人情消费出现上升势头,人情支出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经济负担。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借助交易费用范式,尝试对农村人情消费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进行解释,对协助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和谐也有一定价值。分析表明,人情消费需要正确的引导,也需要通过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城市化、加速农民的流动,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运行体制机制,只有这样,农民行为才能逐步走上市场化、法治化、契约化的轨道。

    2011年03期 v.27;No.151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74 ]
  • 世界遗产的价值及价值创造分析——基于劳动价值论对世界遗产消费观的修正

    粟娟;

    世界遗产价值不仅包括已故时代前人生产所耗费的人类劳动,还包括后人在发现、认定、开发和保护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但世界遗产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其价值并不能完全放置在市场流通环节中进行生产、加工、交换,一部分公益价值不能通过价格体现。所以,正确认识世界遗产价值和价值创造,正确对世界遗产估价,树立高补偿、大众化消费观,加大政府的投入,是世界遗产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1年03期 v.27;No.151 90-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5 ]
  • 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重温马克思节约理论的启示

    朱解放;

    节约是指活劳动的节约、物化劳动的节约和财力的节约。坚持马克思的节约理论,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1年03期 v.27;No.15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