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与民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言与论文选登

  • 略论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

    尹世杰;

    <正>"中消协"确定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民生",这个问题极为重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在这里,就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请同志们多加指正。一、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我深深感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用极大,具体说:

    2011年02期 v.27;No.150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3 ]
  • 略论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

    尹世杰;

    <正>"中消协"确定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民生",这个问题极为重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在这里,就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请同志们多加指正。一、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我深深感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用极大,具体说:

    2011年02期 v.27;No.150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3 ]
  • 围绕“消费与民生” 深入推进消费维权

    吴卫;

    <正>消费维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工商部门作为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行政执法部门责任重大。2010年以来,全省各级工商部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消费维权,提升了我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水平。

    2011年02期 v.27;No.15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 围绕“消费与民生” 深入推进消费维权

    吴卫;

    <正>消费维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工商部门作为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行政执法部门责任重大。2010年以来,全省各级工商部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消费维权,提升了我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水平。

    2011年02期 v.27;No.15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 关注民生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

    廖九如;

    <正>民生问题实际上就是大众消费问题。关注民生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重点解决弱势群体的消费问题。民生问题是这几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头戏。民生景气与市场景气、经济景气、社会景气成正相关。

    2011年02期 v.27;No.150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 关注民生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

    廖九如;

    <正>民生问题实际上就是大众消费问题。关注民生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重点解决弱势群体的消费问题。民生问题是这几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头戏。民生景气与市场景气、经济景气、社会景气成正相关。

    2011年02期 v.27;No.150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 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

    肖浩辉;

    <正>"中消协"确定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民生"。这个主题,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合当前社会生活实际,有助于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深入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我想就"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2011年02期 v.27;No.15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8 ]
  • 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

    肖浩辉;

    <正>"中消协"确定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民生"。这个主题,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合当前社会生活实际,有助于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深入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我想就"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2011年02期 v.27;No.150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8 ]
  • 扩大消费与改善民生

    刘辉煌;

    <正>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向深层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民生",这一主题的确定非常科学,充分认识到了扩大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02期 v.27;No.15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 扩大消费与改善民生

    刘辉煌;

    <正>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向深层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民生",这一主题的确定非常科学,充分认识到了扩大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02期 v.27;No.15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 改善农村民生:我国的现实选择

    王启云;

    <正>改善农村民生就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让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之所以说改善农村民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这主要是因为:

    2011年02期 v.27;No.15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7 ]
  • 改善农村民生:我国的现实选择

    王启云;

    <正>改善农村民生就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让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之所以说改善农村民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这主要是因为:

    2011年02期 v.27;No.15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7 ]
  • 经济发展本源性价值目标下的消费与民生发展的战略思考

    尹向东;刘敏;刘险峰;

    <正>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11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民生",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消费与民生两大"难题",这是经济发展的本源性价值目标在现阶段的重要体现。从经济发展与人的消费、

    2011年02期 v.27;No.15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6 ]
  • 经济发展本源性价值目标下的消费与民生发展的战略思考

    尹向东;刘敏;刘险峰;

    <正>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11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民生",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消费与民生两大"难题",这是经济发展的本源性价值目标在现阶段的重要体现。从经济发展与人的消费、

    2011年02期 v.27;No.15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6 ]
  • 扩大消费 改善民生

    方智毅;

    <正>"中消协"把2011年的主题定为"消费与民生",进一步增强了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当前消费政策的目标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一、消费与民生总体分析民生问题在当前比较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

    2011年02期 v.27;No.150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 扩大消费 改善民生

    方智毅;

    <正>"中消协"把2011年的主题定为"消费与民生",进一步增强了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当前消费政策的目标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一、消费与民生总体分析民生问题在当前比较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

    2011年02期 v.27;No.150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消费需求

  • 不确定性、习惯形成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分析——基于NK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

    张伦伦;聂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过去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很不够。本文建立了一个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理论框架,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不确定性、习惯形成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习惯形成是导致长期以来居民消费偏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加快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扩大内需,打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

    2011年02期 v.27;No.15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2 ]
  • 不确定性、习惯形成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分析——基于NK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

    张伦伦;聂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过去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很不够。本文建立了一个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理论框架,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不确定性、习惯形成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习惯形成是导致长期以来居民消费偏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加快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扩大内需,打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

    2011年02期 v.27;No.15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2 ]
  •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尹华北;姬恒;

    本文以Feldstein社会保障模型为基础,从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其中,覆盖率可以明显减少居民不确定性,而保障水平则对居民收入支持作用明显。对当前农村居民来说,政府有关部门首先应该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然后再通过改变转移支付方式增加居民保障水平。

    2011年02期 v.27;No.15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56 ]
  •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尹华北;姬恒;

    本文以Feldstein社会保障模型为基础,从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两个维度对社会保障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其中,覆盖率可以明显减少居民不确定性,而保障水平则对居民收入支持作用明显。对当前农村居民来说,政府有关部门首先应该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然后再通过改变转移支付方式增加居民保障水平。

    2011年02期 v.27;No.15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56 ]

消费结构

  • 藏民族饮食消费成因与变化分析初探

    刘天平;卓嘎;旦巴;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藏民族传统的饮食消费习惯。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外来饮食文化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藏民族饮食消费行为,尤其是年轻一代城镇藏民。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需要识别传统饮食与外来饮食的合理性成分。

    2011年02期 v.27;No.150 31-3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3 ]
  • 藏民族饮食消费成因与变化分析初探

    刘天平;卓嘎;旦巴;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藏民族传统的饮食消费习惯。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外来饮食文化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藏民族饮食消费行为,尤其是年轻一代城镇藏民。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需要识别传统饮食与外来饮食的合理性成分。

    2011年02期 v.27;No.150 31-3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3 ]
  • 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研究——基于因子聚类方法

    林俊岐;

    本文以2007年中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消费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因子,并将各因子得分与收入相联系对其经济内涵做了相应的探讨,认为分别体现有关各地居民生活富足感和地区人文环境特征,描述了各地区居民的消费。最后对省(市)因子得分进行相应的因子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现了本指标体系的可用性和对因子内涵推断的正确性.

    2011年02期 v.27;No.150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7 ]
  • 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研究——基于因子聚类方法

    林俊岐;

    本文以2007年中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消费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因子,并将各因子得分与收入相联系对其经济内涵做了相应的探讨,认为分别体现有关各地居民生活富足感和地区人文环境特征,描述了各地区居民的消费。最后对省(市)因子得分进行相应的因子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现了本指标体系的可用性和对因子内涵推断的正确性.

    2011年02期 v.27;No.150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7 ]
  • 广西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莫靖林;

    本文分析了广西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影响广西居民信息消费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广西居民信息消费的途径和策略。

    2011年02期 v.27;No.15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2 ]
  • 广西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莫靖林;

    本文分析了广西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影响广西居民信息消费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广西居民信息消费的途径和策略。

    2011年02期 v.27;No.15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2 ]

休闲消费

  • 农民工休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张永红;

    "闲时"、"闲钱"是休闲消费必不可少的前提,然而,不少农民工"闲时"、"闲钱"还缺乏,休闲消费能力有限。同时,部分农民工休闲观念偏颇,休闲技能缺乏,休闲消费存在误区。破解农民工的休闲消费问题,提升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能力和品位,一要更新观念,明确休闲消费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二要强化法律的权威,落实相关待遇,提高广大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能力;三要加强休闲消费教育,优化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行为。

    2011年02期 v.27;No.15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9 ]
  • 农民工休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张永红;

    "闲时"、"闲钱"是休闲消费必不可少的前提,然而,不少农民工"闲时"、"闲钱"还缺乏,休闲消费能力有限。同时,部分农民工休闲观念偏颇,休闲技能缺乏,休闲消费存在误区。破解农民工的休闲消费问题,提升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能力和品位,一要更新观念,明确休闲消费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二要强化法律的权威,落实相关待遇,提高广大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能力;三要加强休闲消费教育,优化农民工的休闲消费行为。

    2011年02期 v.27;No.15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9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软环境评价研究

    陈雪钧;

    旅游软环境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旅游目的地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构建旅游目的地软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以西部地区十二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文献调研获取指标数据,运用SPSS15.0软件对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西部十二市旅游软环境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优化其旅游软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2011年02期 v.27;No.15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8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软环境评价研究

    陈雪钧;

    旅游软环境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旅游目的地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构建旅游目的地软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以西部地区十二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文献调研获取指标数据,运用SPSS15.0软件对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西部十二市旅游软环境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优化其旅游软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2011年02期 v.27;No.15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8 ]
  • 我国绿色酒店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与发展对策

    田亚平;常昊;黄翅勤;李青;

    从绿色酒店的概念与发展入手,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绿色酒店的潜在顾客、绿色酒店的公众认知和绿色酒店的公众态度等方面对我国绿色酒店发展的市场潜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发展绿色酒店的市场广阔,顾客的认知程度较高、普遍持支持态度,但顾客对绿色酒店的内涵还缺乏全面认知。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公众共同营造良好的绿色酒店发展市场环境。

    2011年02期 v.27;No.150 54-5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16 ]
  • 我国绿色酒店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与发展对策

    田亚平;常昊;黄翅勤;李青;

    从绿色酒店的概念与发展入手,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绿色酒店的潜在顾客、绿色酒店的公众认知和绿色酒店的公众态度等方面对我国绿色酒店发展的市场潜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发展绿色酒店的市场广阔,顾客的认知程度较高、普遍持支持态度,但顾客对绿色酒店的内涵还缺乏全面认知。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公众共同营造良好的绿色酒店发展市场环境。

    2011年02期 v.27;No.150 54-5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16 ]

可持续消费

  • 低碳经济背景下环保传播的步骤设计和实施策略

    王建明;

    通过环保传播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消费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实行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目前环保传播的实际绩效却较低。如何提高环保传播的绩效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有效环保传播可遵循如下步骤和策略:明确目标群体、确定传播目标、设计传播信息、选择传播方式和渠道。另外,在环保传播的不同阶段,还需要采取不同的传播重点和诉求方式。

    2011年02期 v.27;No.150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2 ]
  • 低碳经济背景下环保传播的步骤设计和实施策略

    王建明;

    通过环保传播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消费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实行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目前环保传播的实际绩效却较低。如何提高环保传播的绩效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有效环保传播可遵循如下步骤和策略:明确目标群体、确定传播目标、设计传播信息、选择传播方式和渠道。另外,在环保传播的不同阶段,还需要采取不同的传播重点和诉求方式。

    2011年02期 v.27;No.150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2 ]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适度消费观

    王敬;张忠潮;

    不同的文明形态下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观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它克服了工业社会单纯的立足于经济发展,毫无节制的牺牲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的缺陷。适度消费观倡导:生态消费,即人类的消费应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上限;均衡消费,即代际以及空间分布均衡的消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综合型消费,反对"纵欲"的物质消费,提倡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要将适度消费观推向实践,应该从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法律等方面做好工作。

    2011年02期 v.27;No.15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63 ]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适度消费观

    王敬;张忠潮;

    不同的文明形态下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观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它克服了工业社会单纯的立足于经济发展,毫无节制的牺牲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的缺陷。适度消费观倡导:生态消费,即人类的消费应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上限;均衡消费,即代际以及空间分布均衡的消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综合型消费,反对"纵欲"的物质消费,提倡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要将适度消费观推向实践,应该从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法律等方面做好工作。

    2011年02期 v.27;No.15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63 ]
  • 消费异化现象分析

    鲜开林;曹宇;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正在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消费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主导的转型绝不能容忍消费异化现象蔓延。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深层次矛盾的出现,消费异化现象也经常出现。本文在分析消费异化表现的基础上,探究了消费异化现象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消费异化现象的对策思路。

    2011年02期 v.27;No.15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41 ]
  • 消费异化现象分析

    鲜开林;曹宇;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正在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消费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主导的转型绝不能容忍消费异化现象蔓延。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深层次矛盾的出现,消费异化现象也经常出现。本文在分析消费异化表现的基础上,探究了消费异化现象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消费异化现象的对策思路。

    2011年02期 v.27;No.15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41 ]

消费安全

  • 连带责任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适用

    周超;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连带责任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适用范围得以扩大。出于食品安全多元控制的需要,符合一定条件的利益相关者对食品消费者承担连带责任。在对消费者的保护和对加害人之间公平承担责任的权衡中,从加害人的主观状态入手限制连带责任的适用是必不可少的。

    2011年02期 v.27;No.15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2 ]
  • 连带责任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适用

    周超;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连带责任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适用范围得以扩大。出于食品安全多元控制的需要,符合一定条件的利益相关者对食品消费者承担连带责任。在对消费者的保护和对加害人之间公平承担责任的权衡中,从加害人的主观状态入手限制连带责任的适用是必不可少的。

    2011年02期 v.27;No.15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2 ]
  • 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研究

    滕月;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在食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和家庭食品制备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研究表明,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知识方面还较欠缺,并存在一些违反家庭食品操作规范的做法。因此,消费者教育的重点之一,应该以减少食源性疾病为目的,从多种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关于良好操作规范的培训,使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积极参与者。

    2011年02期 v.27;No.15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18 ]
  • 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研究

    滕月;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在食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和家庭食品制备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研究表明,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知识方面还较欠缺,并存在一些违反家庭食品操作规范的做法。因此,消费者教育的重点之一,应该以减少食源性疾病为目的,从多种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关于良好操作规范的培训,使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积极参与者。

    2011年02期 v.27;No.15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18 ]

消费者权益

  • 略论我国消费者反悔权的确立

    钱玉文;章进;

    我国消费者反悔权的变迁趋势是从约定权利状态发展到法定权利。消费者反悔权的确立有其必然性,它不同于产品"三包规定",消费者反悔权已超越民事权利范畴,它属于经济法权利范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时,可考虑确立消费者反悔权,内容包括消费者反悔权的适用范围、消费者反悔权的行使方式和法律效力、消费者反悔权的法律规制。

    2011年02期 v.27;No.150 78-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57 ]
  • 略论我国消费者反悔权的确立

    钱玉文;章进;

    我国消费者反悔权的变迁趋势是从约定权利状态发展到法定权利。消费者反悔权的确立有其必然性,它不同于产品"三包规定",消费者反悔权已超越民事权利范畴,它属于经济法权利范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时,可考虑确立消费者反悔权,内容包括消费者反悔权的适用范围、消费者反悔权的行使方式和法律效力、消费者反悔权的法律规制。

    2011年02期 v.27;No.150 78-8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57 ]
  • 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若干思路——基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经验

    刘一展;

    以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为逻辑起点,结合金融消费者权利范畴,考察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及制度安排,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现状,提出明确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目标、设置专门保护机构、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建立金融消费投诉和争议处理机制等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基本思路。

    2011年02期 v.27;No.15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57 ]
  • 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若干思路——基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经验

    刘一展;

    以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为逻辑起点,结合金融消费者权利范畴,考察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及制度安排,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现状,提出明确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目标、设置专门保护机构、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建立金融消费投诉和争议处理机制等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基本思路。

    2011年02期 v.27;No.15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57 ]
  •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唐慧俊;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知情权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我国法律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规范尚不充分。在今后的消费者保护立法中,应提高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知情权的立法层次,进一步扩大负有保护其义务的主体,并借鉴先进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

    2011年02期 v.27;No.15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1 ]
  •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唐慧俊;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知情权被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我国法律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规范尚不充分。在今后的消费者保护立法中,应提高保护电子商务消费者知情权的立法层次,进一步扩大负有保护其义务的主体,并借鉴先进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

    2011年02期 v.27;No.15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1 ]
  • 略论消费公益诉讼的制度缺位与立法构建

    肖平容;

    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维护消费领域的公共利益。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一元化和民事判决拘束力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消费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盲区。我们应从立法上完善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原告主体资格多元化的机制,健全消费公益诉讼的物质保障,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适当扩张消费公益诉讼既判力的范围,为消费公益诉讼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2011年02期 v.27;No.150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2 ]
  • 略论消费公益诉讼的制度缺位与立法构建

    肖平容;

    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维护消费领域的公共利益。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一元化和民事判决拘束力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消费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盲区。我们应从立法上完善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原告主体资格多元化的机制,健全消费公益诉讼的物质保障,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适当扩张消费公益诉讼既判力的范围,为消费公益诉讼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2011年02期 v.27;No.150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2 ]

动态

  • “消费与民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涂凯;

    <正>2011年3月12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与《消费经济》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举办了"消费与民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省社科院、社科联、省工商局消保处等单位40多位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善平教授致欢迎辞,省工商局消保处吴卫

    2011年02期 v.27;No.150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9 ]
  • “消费与民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涂凯;

    <正>2011年3月12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与《消费经济》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举办了"消费与民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省社科院、社科联、省工商局消保处等单位40多位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善平教授致欢迎辞,省工商局消保处吴卫

    2011年02期 v.27;No.150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9 ]

  • 稿约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常设栏目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市场、消费行为、消费趋势、消费方式、消费者权益、闲暇消费、消费文化与精神文化消费、消费类书评(请寄2册样书)等。◇来稿务必专投并请注明,自稿件发出之日起2个月后未见录用或通知,方可另行处理。◇文搞要求短小精悍,一般不要超过7000字,行文流畅,标点正确,一律用16开纸打邮寄到本刊编辑部。◇论文要求标题译成英文,应附中图分类号、摘要、关键词,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以5个左右为宜。◇本刊倡导学术争鸣,但文责自负,刊发观点仅为作者的见解,不代表编辑部意见。

    2011年02期 v.27;No.150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7 ]
  • 稿约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常设栏目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市场、消费行为、消费趋势、消费方式、消费者权益、闲暇消费、消费文化与精神文化消费、消费类书评(请寄2册样书)等。◇来稿务必专投并请注明,自稿件发出之日起2个月后未见录用或通知,方可另行处理。◇文搞要求短小精悍,一般不要超过7000字,行文流畅,标点正确,一律用16开纸打邮寄到本刊编辑部。◇论文要求标题译成英文,应附中图分类号、摘要、关键词,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以5个左右为宜。◇本刊倡导学术争鸣,但文责自负,刊发观点仅为作者的见解,不代表编辑部意见。

    2011年02期 v.27;No.150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