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一鸣;袁中华;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更快改善。以居民消费结构变迁来反映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不仅是对过去西部大开发十年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行评价,更是为未来西部大开发中涉及民生的相关对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以四川城镇居民消费为例,通过消费结构主要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横向比较,客观反映西部大开发以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2010年05期 v.26;No.147 3-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6 ] - 孙爱军;
为明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在检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后,应用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模型考察1990-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对不同省域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因此,消费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消费引导的空间作用机制,及其对不同省域的差异化作用。
2010年05期 v.26;No.147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28 ] - 孙焕;李中东;许启发;
消费趋同模式研究对于消费政策制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1997-2007年间我国各省城镇居民七大类商品消费水平的分析,建立消费趋同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回归分析就消费趋同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七大类商品的消费均存在条件趋同,其中收入对衣着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减弱趋势;教育文化娱乐和居住消费趋同速度很快;收入分配差距大及地区间信息流通不顺畅,会加大地区间的消费差距。
2010年05期 v.26;No.147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3 ] - 夏晓平;李秉龙;隋艳颖;
本文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畜产品消费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从粮食安全和营养学角度看,现阶段城镇居民的畜产品消费结构不尽合理,耗粮型畜产品消费比重过高,节粮型产品消费比重过低,不过这一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最后,从收入和价格两个维度来看,应继续创造条件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加强对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2010年05期 v.26;No.147 17-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2 ] - 董晓冰;黄鑫;
家庭体育消费是消费结构中用于改善健康状况、优化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的几点建议。
2010年05期 v.26;No.147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0 ] - 丰凤;
创新农村消费不仅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而且要引导和促进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伦理观念。当前制约中国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消费信贷落后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破除这些制约性因素,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开创农村消费市场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5期 v.26;No.147 25-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0 ] - 刘超;
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依赖于适当、合理、有效的公共物品消费,发展农村公共物品消费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物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为消费对象的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农民消费能力不强和消费意愿低迷。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公共物品供给,增强农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物品消费。
2010年05期 v.26;No.147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5 ]
-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2010年05期 v.26;No.147 33-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8 ] - 毛中根;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金融发展的居民消费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不论是随机效应模型,还是随机系数模型,金融发展的系数均为正数,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快金融发展进程,并调整金融发展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2010年05期 v.26;No.147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30 ] - 袁正;秦盛;
在本质上,网络虚拟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代金券。网络货币对现实金融体系的影响非常有限,不会冲击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不会挤兑人民币,不会引发传统空间的通货膨胀。尽管如此,网络虚拟货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规范。
2010年05期 v.26;No.147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20 ] - 唐婧;
汽车消费贷款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其潜在风险也逐步显现。只有加强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才能促进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为此,本文分析了汽车消费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等主要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2010年05期 v.26;No.14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2 ] - 徐小龙;
虚拟社区改变了市场交换方式,对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营销策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虚拟社区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购物和交易平台,降低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消费者的讨价还价力量,增强了消费者的相互影响。虚拟社区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信息源,也是一种有效的分销渠道,虚拟社区使企业歧视定价难度加大,并且直接影响企业的促销效果。企业既要从战略上审视虚拟社区的价值,又要从战术上挖掘和利用虚拟社区的营销功能。
2010年05期 v.26;No.147 49-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8 ]
- 禹小英;
当代大学生消费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对长沙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首先从消费支出、消费来源、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消费的新特点,然后从中总结出大学生消费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论述了高校加强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0年05期 v.26;No.14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06 ] - 赵赞;
大学生作为我国一个特殊而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南宁市大学毕业生为例,对大学生"毕业旅行"消费行为进行抽样调查,运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南宁市大学生"毕业旅行"消费行为的特征,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毕业旅行"出游意愿和旅游花费的主要因素。
2010年05期 v.26;No.14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16 ] - 周月书;黄健;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大学生网上购物意愿的实地抽样调查,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他们其网上购物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每天上网时间对大学生网上购物影响为正,担心商品质量、送货安全到达、售后服务以及价格因素对大学生网上购物影响为负,而女生和在郊区的大学生则更多选择网上购物。最后,本文针对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10年05期 v.26;No.147 67-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45 ] - 卢小君;马从凯;苗俊杰;
大学生在消费时是否受到"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对于本土企业的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351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测试得分呈现中等偏低的趋势;大学生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国产品牌电脑的消费具有一定的正相关,而与国产品牌手机的消费未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培育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观提供了借鉴,也对国内厂商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指导。
2010年05期 v.26;No.147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