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

  • 湖北省拉动内需政策效应研究

    彭代武;戴化勇;傅家荣;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投资减弱、出口受挫、企业效益下滑等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一度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湖北省政府积极制定相应的拉动内需的配套措施。以此为切入点,本文探讨湖北拉动内需政策的效应,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调查研究和对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湖北地方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2010年03期 v.26;No.145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3 ]
  •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问题实证研究

    韩海燕;何炼成;

    本文借鉴弗里德曼将收入分类的思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收入来源及其特征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为稳定性收入与非稳定性收入,建立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研究发现稳定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非稳定性收入,并指出这是造成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消费率的建议。

    2010年03期 v.26;No.145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31 ]
  • 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刘纯彬;桑铁柱;

    农村金融深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促进农户收入增长进而带动消费增长,二是减少农户在消费时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约束,使农户能在长期内合理配置消费。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的结果支持理论假说。最后,提出应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允许多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等手段加快农村金融深化,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消费信贷,增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

    2010年03期 v.26;No.145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95 ]
  • 抓住机遇 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马巾英;

    世界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形势更是全面好转,迎来了许多扩大内需的新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克服目前的一些不利因素,积极扩大内需,这一问题很值得研究。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2010年03期 v.26;No.14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消费结构

  •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

    田学斌;闫真;

    本文对国内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综述,并在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二者关系的解释性理论框架。同时以河北省城镇居民为例,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构造一个由消费结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第二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结构四个变量组成的VAR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协整检验,并建立VEC模型,得出结论和建议,以期为消费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一个新思路。

    2010年03期 v.26;No.145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71 ]
  • 流动人口结婚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

    王玲杰;

    在流动人口结婚消费状况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结婚消费额、消费构成、资金来源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结婚消费状况在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城乡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二十年来流动人口的结婚消费额不断上升,消费构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建房买房及装修费用迅速增长;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结婚时父母是主要费用出资方,而城市户籍流动人口结婚时本人出资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超过父母出资比例。

    2010年03期 v.26;No.145 25-2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1 ]

消费市场

  • 购物体验休闲娱乐化研究述评及营销启示

    张文敏;王晓玉;

    本文对顾客购物体验休闲娱乐化的研究起源、顾客休闲娱乐体验的影响因素及零售商的回应等方面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借鉴国外Mall在休闲娱乐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经验,深入Mall的内部,从与购物者的休闲娱乐购物体验互动的关系,研究它存在的定位与管理问题,将为我国Mall解决同质性竞争问题提供新的机会。

    2010年03期 v.26;No.14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0 ]
  • 通胀新环境下中国2010年消费信心指数定量分析——基于GM(1,1)模型

    孙红英;谢仁寿;

    根据以往研究资料显示,消费者的信心与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未来的整个经济发展趋势有相当的预见性,消费者信心对扩大内需有较强的先导作用。为研究2010年消费者信心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作者运用GM(1,1)模型,以2006-2009年以来消费者月度信心指数为基础,对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88-90之间,处于乐观区间。

    2010年03期 v.26;No.145 31-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3 ]
  • 论我国消费信用发展中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杨柳;罗能生;

    随着我国消费信用规模的扩大,信用风险日渐凸显,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风险防范的核心在于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现阶段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面临不少的问题,应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思路,通过培育和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完善个人信用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2010年03期 v.26;No.14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6 ]
  • 当前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王菲;

    农业生产落后、农民增收渠道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不仅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也是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如何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启动和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民消费水平、把握农民消费需求、挖掘农民消费潜力、疏通阻碍消费的环节、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对于实现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v.26;No.145 37-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4 ]

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态度、认知和购买意愿研究——基于北京、咸阳两个城市消费者调查的分析

    赵荣;乔娟;孙瑞萍;

    本文根据北京、咸阳两个城市消费者关于可追溯性食品的消费调查,考察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水平和购买意愿,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程度不高;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购买意愿主要受可追溯食品安全性和重要性的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不高,仅愿意额外支付普通食品价格的9%~12%。

    2010年03期 v.26;No.145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26 ]
  • 消费者参与制造企业产品创新研究

    徐和清;

    消费者参与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消费者对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降低的需求、满足消费者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控制感需求、满足消费者获取消费知识的要求、满足消费者通过体验以促进精神和情感消费的需求。为促进消费者参与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应根据消费者参与特点进行分类管理,促进消费者参与角色的协调,促进产品创新的组织流程再造,提供参与产品创新的信息沟通平台等策略。

    2010年03期 v.26;No.14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7 ]

消费模式

  • 家电以旧换新背景下我国家电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

    孔令锋;

    近年来我国家电消费存在着产品能耗较高、废弃家电处置不当、过度消费等资源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绿色消费模式。对上海市的调查可以看出,即使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家电绿色消费现状也不容乐观,还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与设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具有绿色消费促进效应,其制定思路与方案设计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是要推进家电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还需要在消费习惯培育、开发绿色产品等方面做出努力。

    2010年03期 v.26;No.145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8 ]
  • 西方关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整体化研究趋势与借鉴

    刘辉;

    西方学术界对公众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研究已经从个别、单一、局部的立场上发生变化,开始关注一般可持续消费方式、寻求多因素交互影响机制、综合行为解释理论、倡导跨学科研究、整合理论研究与干预策略以及生活与生产两类可持续消费等,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路径与研究视角上,均呈现出多元、系统的整体化研究趋势,这对我国这一领域内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010年03期 v.26;No.145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8 ]

休闲消费

  • 休闲消费:基于马克思的理论视角

    张永红;

    马克思认为,物质消费只是休闲消费的一个方面,休闲消费更应注重人的精神陶冶与品格提升,注重文化的消费与熏陶。然而,在我国现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休闲消费被"物化"、休闲文化被"毒化"、"俗化"等不良倾向,因此,在马克思的休闲消费理论指下,加强休闲教育与休闲文化产业的引导是发展健康休闲消费的当务之急。

    2010年03期 v.26;No.14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1 ]
  • 长沙城市休闲消费现状与对策分析

    唐湘辉;

    长沙城市休闲消费主要有旅游休闲、娱乐休闲、餐饮休闲、保健休闲、购物休闲以及网络休闲等方式。但长沙城市休闲消费中存在着休闲产品品位不高、休闲品牌缺乏创新、休闲质量缺乏保障、休闲环境缺乏调控等问题。文章从开发休闲产品建设休闲品牌、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休闲供应、完善产业政策夯实产业基础、培育休闲理念促进消费需求、发展休闲教育提供人才保障以及实施管理创新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0年03期 v.26;No.14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3 ]

消费与社会保障

  • 我国财政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还是挤出效应

    张治觉;吴定玉;

    本文对我国财政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居民人均消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是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消费力,促进消费和谐的一些建议。

    2010年03期 v.26;No.145 67-6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06 ]
  • 以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提升社会公众长期消费能力——基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现金转移计划的研究评述

    杨一帆;孙永禄;

    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拉美和非洲等典型发展中国家关于社会养老金、家庭现金救助、附加条件的现金救助等社会现金转移计划的政策实践。结论表明,有必要以提升受助者的长期消费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结构调整和工具创新为根本手段、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和发展阶段为制度环境,推动新时期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创新。

    2010年03期 v.26;No.145 70-7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3 ]
  • 建立普惠制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李时华;

    普惠制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的实施能提高居民现实消费力,减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表明,无论从地方财政还是中央财政来看,目前在我国农村建立普遍保障的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农村养老保障投入,尽快建立农村居民普遍共享的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

    2010年03期 v.26;No.145 74-7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3 ]

消费安全

  •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食品供应链安全机制构建

    陶海飞;杨性民;鞠芳辉;

    本文运用博弈论等方法,从供应链治理角度对食品生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和外部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单纯依靠食品供应链的内部管理很难实现企业食品安全责任的治理,必须通过完善食品监管法律、引入第三方机构和消费者选择等责任机制,形成合理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分摊和收益分配机制,最终形成长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2010年03期 v.26;No.145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15 ]
  • 论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

    张颖华;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侧重分析最近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对我国居民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以探求在自然灾害的不利环境中,社会应对居民粮食消费安全问题的举措。

    2010年03期 v.26;No.14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8 ]

问题讨论

  • 论消费正义“三阶”原则——兼谈当前我国社会消费问题

    段江波;

    消费正义实质上是社会正义、分配正义在消费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消费正义"三阶"原则的提出是为正当消费提供判别标准,即:合法性为最低限度消费正义原则,合理性为中阶原则,合目的性为高阶原则。基于此三原则我们就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问题给予明晰评判。

    2010年03期 v.26;No.145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3 ]
  • 企业内在拒假的源动力分析

    陶宇;谢庆红;

    文章首先从努德海文的人性内核分裂模型出发,将企业人格化,说明企业象人一样,其内在禀性既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也有信守承诺倾向的一面;然后,结合声誉理论,阐明声誉即是企业内在拒假的源动力;最后,说明利用此声誉源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内在的造假动机。

    2010年03期 v.26;No.14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2 ]
  • 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模型研究

    尹清非;

    本文从个体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的(S,s)行为出发,推导出了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的宏观行为模型,得出了消费者人数在各个不同折旧阶段上的比重对耐用消费品的宏观需求有着重要影响的结论,并采用统计力学的方法,建立了这个比重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动态方程。

    2010年03期 v.26;No.14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