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三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言与论文选登(二)

  •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问题研究

    潘建伟;

    本文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并且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10年01期 v.26;No.143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3 ]
  •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政策评估与方向选择

    宁军明;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容量和上升空间大,具有广阔的消费增长前景。目前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主要政策观点有收入论、价格论、有效供给论、环境论、保障论、信贷论、观念论、二元论等,通过比较与评估,城镇化是有效实施多数政策的结合点,是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突破口和最优选择。

    2010年01期 v.26;No.14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5 ]
  •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消费的情况、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胡若痴;

    当前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刺激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但由于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与城镇消费需求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应找出制约农村消费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2010年01期 v.26;No.143 11-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5 ]
  • 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与农产品物流的相关性研究

    钱乃余;韩雪;

    物流是生产通往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成为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作为物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产品物流与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食品消费规模及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而对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与农产品物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物流发展与提升我国城市居民食品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2010年01期 v.26;No.14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7 ]
  •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解构分析:1985—2007

    蒋南平;刘巍巍;

    本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就1985—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解构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扩大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而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则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距。

    2010年01期 v.26;No.14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16 ]
  • 从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角度来思考扩大农民消费

    李冰;

    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来源的分析,认为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并详细分析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低且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扩大农民消费的主要思路。

    2010年01期 v.26;No.14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2 ]
  • 论中国农村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

    陈敏娟;邓国用;

    近年来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逐步展开,研究的触角正伸向消费领域。但目前人们的关注点只在城市,对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的关注甚少。而低碳消费不应该局限于城市,广大的农村也需要低碳消费。本文就目前中国农村实现低碳生活方式所面临的问题,做一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0年01期 v.26;No.143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68 ]
  •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启动消费需求增长引擎

    林义;郑军;

    本文认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将会增加农村居民疾病和养老风险,最终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减少消费需求。相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改善未来收入支出预期,扩大消费需求。因此,建议加快完善包括"新农保"、"新农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

    2010年01期 v.26;No.14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6 ]

消费需求

  •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必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刘艺容;曾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不足,造成了农村居民增收不增支的现象。因此,本文试图从基本公共服务消费的角度来探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意义;我国现阶段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表现与原因及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后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措施。

    2010年01期 v.26;No.143 35-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7 ]
  • 星级酒店客人对客房设施的消费需求研究——以广州星级酒店为例

    文吉;

    文章以广州星级酒店为例,从住店客人对酒店客房设施的消费需求角度入手,发现住店客人在客房办公设施、客房用品、客房设备和客房氛围几方面的消费需求特点,并比较了商务客人和休闲客人对客房设施消费需求的不同。文章认为广州住店客人相对传统的消费需求、酒店设施人性化的设计准则和星级酒店的感知形象将影响到广州星级酒店能否形成适度的功能多元化。

    2010年01期 v.26;No.143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00 ]
  • 提高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与消费需求扩张

    熊唯伊;熊海斌;

    本文从宏观经济角度提出了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相对收入水平"的概念,认为提高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是刺激消费、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居民相对收入水平的关键在提高国有经济的居民分享度。

    2010年01期 v.26;No.143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64 ]
  • 日本扩大农村消费的实践与我国的路径选择

    郭庆然;

    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开拓农村市场,加大消费拉动,带动经济增长,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扩大农村消费计划实施相对成功日本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我国扩大农村消费问题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

    2010年01期 v.26;No.143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6 ]

消费水平

  •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需要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李瑢;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不仅是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需要,也是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必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因为不论是从农村市场环境来看,还是从农村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来看,都存在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质量提高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2010年01期 v.26;No.14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2 ]

消费信贷

  • 消费者信用评估的SVM-LDA组合模型

    向晖;杨胜刚;

    消费者信用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直接关系到信贷机构的损益、信用产品的开发和金融市场的繁荣。本文针对消费者信用评估单一模型的不足,基于不同模型在信用评估中的分类模式差异程度,选择了传统的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和最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运用线性方法构建了SVM-LDA组合模型。通过某商业银行信用卡数据进行实证的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有效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稳健性,对于商业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2010年01期 v.26;No.143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0 ]
  • 消费信贷的消费挤出效应解析

    吴龙龙;

    消费信贷对消费有两种效应:刺激效应和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受制于贷款额度、贷款比例、消费者实际积累首付款的期限、消费计划中用于购置信贷消费品的份额、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水平、市场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因素。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为了有效地发挥消费信贷的作用,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科学评判和合理调控。

    2010年01期 v.26;No.143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5 ]

休闲消费

  • 我国休闲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力提升战略研究

    李永周;张雨;官媛媛;

    休闲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休闲经济可以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同时还有效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矛盾,促进国民全面发展和质素提高。论文基于两型社会消费转型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需要,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剖析了休闲经济的制度价值、消费力瓶颈制约,提出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力提升的休闲经济发展战略。

    2010年01期 v.26;No.143 62-6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78 ]
  • 论旅游门票乱涨价中的“门票经济”及其治理

    周丽洁;熊礼明;

    本文探讨了许多旅游区门票乱涨价问题的产生及其不经济性表现,认为目前应改革旅游门票价格定价机制,实行合理分类与合理定价,这样才会既有益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旅游消费需求。

    2010年01期 v.26;No.14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15 ]
  • 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骆高远;吕飞;

    高校校园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的关注。高校旅游资源丰富,其特有的优势资源深受游客青睐,但在高校校园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界定高校校园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的优势、旅游客源,提出了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2010年01期 v.26;No.14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05 ]

交通消费

  • 发展湖南农村居民交通消费的探讨

    姜惠芬;郭庆良;黄曦;秦仲篪;汤毅;

    本文论述发展湖南农村居民交通消费的重要意义,论述农村交通消费现状及发展中的问题,分析湖南农村居民交通消费扩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优化湖南农村交通消费的对策。

    2010年01期 v.26;No.143 74-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4 ]

消费行为

  • 基于风险规避的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刘思强;杨伟文;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面临较大的风险。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倾向,取决于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评估和对购买风险的判断。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指出了风险感知和感知价值是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者通过选择具有较高信息价值、消费剩余价值并与个性价值吻合程度高的品牌来规避各种购买决策风险。

    2010年01期 v.26;No.143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02 ]
  • 影响我国居民住房消费选择的因素分析

    沈悦;张金梅;张晓青;

    本文在诸多影响居民住房消费选择的因素中选取重要性程度高的六个因素,并探讨了各个因素的具体影响机理。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出各因素影响居民消费选择的权重及重要程度排序,得出理性的消费者如何进行住房消费决策的研究结论。

    2010年01期 v.26;No.14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69 ]

消费者权益

  • 互联网语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雷鑫;谢利平;

    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消费者日益增加,各种各样的网络消费纠纷亦相伴而生。这种纠纷因其交易方式的不同及数字化商品(d igital products)等特性,相比传统的交易更为复杂,因此,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其损害赔偿权难以实现。通过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经营者的义务,建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提高我国互联网语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01期 v.26;No.14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8 ]
  • 德国债法改革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借鉴意义

    金昱茜;

    为贯彻欧盟《消费品买卖指令》等法令并修正1900年生效的《民法典》债法部分,德国于2002年颁布了《债法现代化法》并完成民法典改革,改革成果显著但也存在诸多争议。国内对其研究的角度多从民事债法出发,而少有从消费者法的角度考虑其对于中国消费者法发展的经验借鉴作用,本文力图从后一角度进行考察。

    2010年01期 v.26;No.14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7 ]

消费经济思想研究

  • 孔子消费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董玲;

    孔子消费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和礼相结合的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了节俭、自律、爱人的道德观。梳理孔子的消费伦理思想,批判地继承其合理的内核,对于回应西方消费主义,构建我国消费伦理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笔者尝试从孔子消费伦理产生的必然性、历史价值和现代命运三个方面论证其当代意义。

    2010年01期 v.26;No.14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