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梅瑞
本文采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地区消费模式划分为六个:最高消费模式区、高消费模式区、高原消费模式区、中等消费模式区、低消费模式区以及最低消费模式区;进一步将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地区消费结构划分为九个类型:饮食主导型消费结构、生存型消费结构、吃穿通讯主导型消费结构、衣食比重悬殊型消费结构、标准型消费结构、经济实用型消费结构、偏重教育和居住型消费结构、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结构以及轻吃重穿型消费结构。这种定量划分法比纯粹的按地理位置划分等定性方法更为科学和客观,有利于制定以省级为对象的消费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
2004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41 ] - 李松龄,尹斌
传媒产品既有政治属性,能够作为舆论宣传工具;又有经济属性,能够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传媒产品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与它的效用或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创新传媒产品的效用或使用价值能够扩大受众需求和提高传媒经济效益。观念转变、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提高传媒产品使用价值和扩大受众需求的制度保证和技术保证。
2004年06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6 ] - 廖九如
价格的变动既能促进消费又能抑制消费。2003年9月以来价格迅速上涨,主要是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增幅过高和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造成的,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预计近期内将在此前较高的价位上小幅平稳上升。2004年市场物价涨幅在4%左右,小于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仍在可承受范围内,除低收入群体外,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消费。从长远观点看,今后如能适当控制,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就业机会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
2004年0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 李正明,马永,何强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既是我们发展各项事业的必备战略思想,也是各项事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消费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循环消费”这一新近两年出现的概念作了新的阐释,并构建了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发展上海循环消费的思路。
2004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5 ] - 国庆,胡丁,国世平
环境问题历来与人的行为尤其是经济行为密切相关。其中,消费和环境有着互动的关系。本文从消费需要、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方面来讨论自然环境对消费的影响,认为良好的自然环境能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被破坏的环境会影响人的消费质量。所以,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是必需的。
2004年06期 18-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5 ] - 曾令华,段进
消费包括纯消费和投资性消费两类。纯消费没有生产能力效应,也不提高人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也不与增强人们的体质相关。纯消费是对投资的放弃。投资性消费则是指在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们以后工作能力的那一类消费,如教育和保健。投资性消费就是人力资本投资,它创造生产能力。
2004年06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0 ] - 向常清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新时期扩大广东农村消费需求直接关系到广东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我国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近几年,广东农村消费需求增速缓慢,有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已经缩小的城乡收入消费差距又逐步拉大,严重挫伤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如何扩大广东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了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
2004年06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9 ] - 王明祥,周建华
影响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除了收入、价格、消费观念外,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且长期得不到改善也是一大“瓶颈”。它对农户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的束缚链条,不仅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质量,而且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繁荣、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构架新型城乡一体化购销网络体系、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消费品等,已成当务之急。
2004年06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6 ] - 黄利梅
高校精神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高校学生又以其主动性反作用于高校精神文化环境,二者相辅相成。为此,现阶段在抓好各种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高校精神文化环境建设。
2004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6 ] - 曾赛丰
消费热点一般是具有较高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的高档消费品。消费热点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成机制。正确选择和培育消费热点(如住房、汽车),发展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2004年06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7 ] - 黄晶,范清
创建顾客忠诚已被普遍认为是服务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然而有关旅游目的地的顾客忠诚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对顾客忠诚理论作了简要回顾,进而探讨了旅游目的地产品相关特性对于实施顾客忠诚战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2004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1 ] - 肖凭,文艳霞
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社会角色决定了女性消费群体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众多企业正是敏感地看到了这一点,深刻认识到要想征服市场必须首先征服女人,于是都把女人当作产生利润的重要消费群体。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简单提出了女性消费的特征,同时从产品的开发、价格、广告、销售促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策略。
2004年06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6 ] - 张俊英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逐渐走出低谷,消费结构悄然升级。本文主要以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为切入点,归纳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进而论述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2004年06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5 ] - 刘益灯,谭泽林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和网上消费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传统的国际私法规则仍然可适用于网络消费领域,即网络消费合同和网络消费侵权领域。网络消费合同适用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网络消费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和侵权行为自体法。各国立法与实践正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消费的法律适用规则,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预期,促进国际消费者保护统一进程。
2004年06期 44-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3 ] - 姜军松,李勇辉
文章界定了商品房消费者合同,阐述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适用范围和条件,分析了现有法律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如扩大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和增加惩罚性赔偿基数等。
2004年06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0 ] - 杜湘红
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的消费者与公司治理相互影响,消费者通过产品市场对公司治理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状况,而消费者参与公司治理又是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途径。鉴此,本文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应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以发展消费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路。
2004年06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4 ] - 吴玉岭,陈潭
美国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调控自由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手段。它通过保护竞争,进而刺激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物质生产的最大进步,最终确保消费者福利并使之最大化,即:使消费者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好的商品,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2004年06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6 ] - 胡南香,王春喜
当前消费环境存在不少问题,消费维权工作遇到了新的难点,因此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市场监管,加大维权力度、注重实效,理顺体制、解除困扰。
2004年06期 57-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3 ] - 殷志扬,范金
近年来,轿车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引擎”,已引起国内许多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在影响我国城市居民轿车消费的因素、轿车消费的特征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研究进展。主要观点包括:第一,目前影响轿车消费的因素除了消费者内部因素以外,还包括消费环境等外部因素;第二,轿车消费市场中私家车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并且消费层次在不断升级;第三,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完善,贷款购车将继续成为我国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购车方式之一。
2004年06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7 ] - 2004年06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