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

  • 消费新场景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

    叶胥;唐子怡;

    在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消费新场景成为激发内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本文从“消费环境-消费情境-消费情景-消费场景”这一动态发展路径出发,基于新型消费发展趋势,解析消费新场景的生成逻辑。消费新场景囊括重视价值共创与体验优化、强调要素重构与效用叠加、基于新需求导向的新供给支撑三个特征,具有扩大消费束、增加消费效用和促进消费的个性化三大功能,形成以消费者、生产者、场景搭建为三大核心支点的动态交互和价值共生的运行生态系统。消费新场景在搭建过程中会呈现系统集成、载体生成、内核组成及多维合成四大表现,本文运用该四大表现分析现实实践后,发现消费新场景的打造需融汇多元复合生态,避免品牌效应陷阱;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减少场景资源浪费;找准场景设计内核,拒绝同质内容产出;合理利用数字技术,防范本末倒置误区。由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发挥首发经济优势构建多元业态,二是优化税收与数字基建政策激发市场活力,三是以大型活动营造开放包容空间,四是强化区域文化品牌认同,五是平衡技术应用与文化内核。

    2025年04期 v.41;No.23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7 ]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城乡消费差距缩小

    吴学品;袁瑞辰;

    城乡消费差距是制约内需扩张的重要因素,为应对这一挑战,近年来中国加速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减少市场分割、促进商品畅通流通。本文基于322个城市的数据测算了市场一体化指数,并利用2009—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探讨市场一体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提升市场一体化程度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地区创业活跃度两种途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一体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作用在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城市群和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尤为显著。本文细化了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测度,发现基础型商品市场和发展型商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提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阶型商品市场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并不明显。本研究为理解市场一体化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中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4期 v.41;No.236 1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99 ]
  • 国际贸易网络地位与绿色产品出口

    刘红;邓铭宣;邰仲文;

    绿色贸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如何在全球经贸格局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提升绿色出口水平,成为一国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一。文章聚焦于国际贸易网络地位与绿色产品出口间的深层联系,使用2007—2021年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构建“年份–出口国–进口国–产品”四个维度数据集,综合考察一国贸易网络PageRank中心度提高对其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国在国际贸易网络中地位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该国的绿色产品出口,主要通过提升绿色研发能力和降低对绿色产品的国际搜寻成本渠道实现,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出口国经济发展程度、出口国对外依赖度、绿色产品类别、出口国是否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国环境规制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本文研究为推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2025年04期 v.41;No.236 2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84 ]
  • 数字服务贸易出口的碳排放效应:消费者责任视角

    刘慧文;陈甄妮;

    贸易往来是驱动碳排放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潜在影响着碳排放格局。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驱动的碳排放及行业分布特征,识别了消费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责任的重点行业,对各行业在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中承担的碳排放责任与经济收益平衡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不仅驱动了信息技术等数字服务类产业的碳排放,也通过消费需求间接拉动了电力热力、金属冶炼等能源行业和基础工业的碳排放。基于消费者责任视角的评估表明,信息、金融、科技服务等产业链末端行业在我国产业部门对外数字服务贸易中承担主要的碳排放责任。各行业在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中承担的碳排放责任与经济收益对比表明,数字贸易出口产业链存在环境经济责任偏离过高的现象,上述发现为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贡献和承担环境责任层面提供了新论据,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2025年04期 v.41;No.236 4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3 ]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出口韧性提升

    王琦;王琴梅;

    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全球数字化浪潮推进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双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韧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PSM-DID、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机制检验表明,提高贸易便利性和技术创新能力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出口韧性的重要传导路径。(3)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具有地理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异质性特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城市出口韧性的提升效果大于中西部城市,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大于产业结构初级化城市。(4)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性,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抑制相邻城市的出口韧性提升。

    2025年04期 v.41;No.236 6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9 ]
  • 数字经济政策的城市消费提升效应

    袁旭宏;崔浩南;刘思;

    数字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特征,数字经济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旨在探讨“宽带中国”战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两个数字经济试点政策对城市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选取中国地级市2005—2020年的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宽带中国”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的消费效应。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两个数字经济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消费水平,且该效应在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存在异质性,通过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通过提高人均居民收入水平、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赋能旅游业发展等途径促进城市消费增长;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提升区域外资水平,进而提升城市消费水平。为此,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数字金融创新、支持旅游业产业升级,以促进城市消费水平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41;No.236 7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41 ]
  • 中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变迁

    李安琪;崔杨杨;

    随着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养老服务市场整体仍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调查数据(CLASS),采用HAPC-CCREM模型分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养老服务的使用价值和期望价值,构建“健康-需求-购买意愿”决策行为链条,系统探究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内在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并且年龄效应占主导地位,呈倒“U”形趋势。第二,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存在队列效应差异,但不存在时期效应,而队列效应呈现近“W”形模式。第三,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别,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概率波动水平高于农村,但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两者差距逐渐缩小。第四,健康分化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队列差异解释力高于养老服务需求。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对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影响的交互效应随年龄增长、队列更近呈现动态分化。考虑“赡养脱离”情形带来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有必要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消费从“压抑”向“释放”转型。

    2025年04期 v.41;No.236 8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0 ]
  • 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典型样态和政策路径

    王春娟;郭凯歌;山少男;

    城市商圈是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和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两个层面构建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圆环模型,基于消费者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并以北京某区域级商圈为例进行实践分析,提出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当构建智慧一体化交通体系,提升商圈交通便捷性,激发城市商圈共生力;通过业态结构优化、业态主题分区、业态跨界融合,促进城市商圈业态多元化发展;引进品牌首店,提升品牌聚集度,激发城市商圈消费活力;构建智慧化服务体系,实现城市商圈消费数字化;营造高品质商圈环境,重塑城市商圈新图景。

    2025年04期 v.41;No.236 10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47 ]
  • 探寻中国共同富裕的密码——《增长与分享有机协同推进共同富裕:逻辑、事实与路径》评介

    范从来;

    <正>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共同富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强调“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由此,社会各界掀起了新一轮共同富裕研究的高潮。湘潭大学商学院张磊教授于2021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结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等级,并由人民出版社于2024年10月出版专著《增长与分享有机协同推进共同富裕:逻辑、事实与路径》。该书较好地回应了理论和政策需求,是一部兼顾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共同富裕研究力作。

    2025年04期 v.41;No.236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