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文轩;康珂;
税收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税收是如何抑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首先,税收超GDP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制约了居民消费购买力的提升;其次,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过高,通过税负转嫁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水平,加重了消费者负担;再次,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弱化了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最后,服务业税负不合理,营业税重复征税和所得税优惠力度不足阻碍了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消费增长。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消除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税制约束,建立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的税制环境。
2013年02期 v.29;No.162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0 ] - 丁任重;朱博;
本文基于200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城镇化率、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和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缩小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2013年02期 v.29;No.162 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32 ] - 赵和楠;袁洋;
本文依据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构建2001—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科技进步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进步对居民消费增长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科技进步的消费释放效应呈现中部最大、西部最小、东部居中的格局。通过多种举措加大R&D经费内部支出,运用新技术推动消费品产业的发展,注重对西部地区"瓶颈"产业的技术政策扶持,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现实路径。
2013年02期 v.29;No.162 13-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5 ] - 张俊英;
本文从消费力的视角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根源,认为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陷入"陷阱"的根本原因。提高消费力能够通过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以及缓解社会矛盾几个方面来实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文章最后从消费力三要素的角度提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措施。
2013年02期 v.29;No.162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3 ]
- 涂红伟;杨爽;周星;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消费者自我效能感对渠道转换行为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和转换成本对渠道转换行为的主效应显著;转换成本对渠道转换行为的主效应显著;转换成本在自我效能感和渠道转换行为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在实践中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技能和信念,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转换成本以促进渠道忠诚。
2013年02期 v.29;No.16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8 ] - 池上新;
名牌消费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消费文化,本文以厦门市数据为例,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名牌消费行为存在性别差异,而名牌消费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也都得到了有效验证。首先,整个消费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增加都与人力资本增长呈正相关,而其中人力资本对女性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影响更大;其次,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男性群体名牌消费中有更突出的表现;第三,性别主体意识强弱的影响更突出地表现在女性名牌消费的行为中。
2013年02期 v.29;No.16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5 ] - 沈蕾;周豫洁;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满足于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开始追求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生活质量的高水平,这使得传统的市场细分板块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生活方式将其分为"积极奋斗型"、"追求成功型"、"快乐生活型""得过且过型"和"自我矛盾型"五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运用EKB模式对该群体的消费决策过程进行研究。年龄特点和消费行为的转变使该群体与90后城市青少年的一些消费行为有了可比性,本研究就消费决策部分将这两个群体进行了对比研究。
2013年02期 v.29;No.16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4 ] - 施光荣;
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测量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实验采用了2×2两因素实验设计,以自我建构、自我联结作为自变量,品牌态度作为因变量。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消费者的品牌态度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冲击,但当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了高的自我联结就能够淡化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面对负面信息,消费者的自我建构对品牌态度起调节作用。
2013年02期 v.29;No.162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