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

  • 税收如何抑制了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一个实证解释

    潘文轩;康珂;

    税收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税收是如何抑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首先,税收超GDP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制约了居民消费购买力的提升;其次,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过高,通过税负转嫁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水平,加重了消费者负担;再次,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弱化了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最后,服务业税负不合理,营业税重复征税和所得税优惠力度不足阻碍了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消费增长。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消除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税制约束,建立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的税制环境。

    2013年02期 v.29;No.162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0 ]
  • 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丁任重;朱博;

    本文基于200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城镇化率、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和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缩小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2013年02期 v.29;No.162 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32 ]
  •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科技进步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

    赵和楠;袁洋;

    本文依据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构建2001—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科技进步对全国及不同区域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进步对居民消费增长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科技进步的消费释放效应呈现中部最大、西部最小、东部居中的格局。通过多种举措加大R&D经费内部支出,运用新技术推动消费品产业的发展,注重对西部地区"瓶颈"产业的技术政策扶持,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现实路径。

    2013年02期 v.29;No.162 13-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5 ]
  • 从消费力视角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张俊英;

    本文从消费力的视角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根源,认为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陷入"陷阱"的根本原因。提高消费力能够通过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以及缓解社会矛盾几个方面来实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文章最后从消费力三要素的角度提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措施。

    2013年02期 v.29;No.162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3 ]

消费市场

  • 中国商业预付卡规范性发展研究

    施玉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支付手段的多元化,商业预付卡已经成为商业企业重要的促销手段,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便利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商业预付卡的运行机制和监管尚不完善,经营中尚存在着诸多风险和问题。本文针对其问题从发卡人、政府、消费者三个方面提出了规范性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发卡人提高诚信、限定发卡规模;二是政府严格发行制度,完善消费实名制、推行合同样本、对争议的处理有利于消费者等;三是消费者谨慎选择、理性消费;三管齐下以确保我国预付卡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

    2013年02期 v.29;No.16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8 ]
  • 基于GE指数法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谭琼;吴平;

    本文利用广义熵指数对2005-2011年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水平进行了分解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构成总体差距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农村之间的差距,城镇之间的差距对总体影响最小;分圈层看,成都市第二圈层地区的总体差距小于第三圈层;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差距大于设施资源配置的差距。本文还对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2013年02期 v.29;No.162 28-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8 ]
  • 改善民生必须保障消费安全

    王海云;

    保障消费安全是改善民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我国还存在诸多的消费安全问题,形势不容乐观。要改善民生,就必须重视消费安全问题,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

    2013年02期 v.29;No.162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9 ]

消费者行为

  • 自我效能感对渠道转换行为的作用机制——转换成本的中介作用

    涂红伟;杨爽;周星;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消费者自我效能感对渠道转换行为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和转换成本对渠道转换行为的主效应显著;转换成本对渠道转换行为的主效应显著;转换成本在自我效能感和渠道转换行为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在实践中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技能和信念,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转换成本以促进渠道忠诚。

    2013年02期 v.29;No.16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8 ]
  • 城市居民名牌消费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池上新;

    名牌消费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消费文化,本文以厦门市数据为例,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名牌消费行为存在性别差异,而名牌消费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也都得到了有效验证。首先,整个消费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增加都与人力资本增长呈正相关,而其中人力资本对女性群体名牌消费行为的影响更大;其次,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男性群体名牌消费中有更突出的表现;第三,性别主体意识强弱的影响更突出地表现在女性名牌消费的行为中。

    2013年02期 v.29;No.16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5 ]
  • 生活方式细分下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决策研究——基于全国六省市的调研数据

    沈蕾;周豫洁;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满足于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开始追求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生活质量的高水平,这使得传统的市场细分板块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生活方式将其分为"积极奋斗型"、"追求成功型"、"快乐生活型""得过且过型"和"自我矛盾型"五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运用EKB模式对该群体的消费决策过程进行研究。年龄特点和消费行为的转变使该群体与90后城市青少年的一些消费行为有了可比性,本研究就消费决策部分将这两个群体进行了对比研究。

    2013年02期 v.29;No.16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4 ]
  • 负面信息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

    施光荣;

    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测量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实验采用了2×2两因素实验设计,以自我建构、自我联结作为自变量,品牌态度作为因变量。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消费者的品牌态度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冲击,但当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了高的自我联结就能够淡化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面对负面信息,消费者的自我建构对品牌态度起调节作用。

    2013年02期 v.29;No.162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35 ]

旅游消费

  • 无景点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上海为调查样本来源地

    黄丹;姜红;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对应的一种旅游新模式。基于对无景点旅游多年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上海为调查样本来源地,对无景点旅游的实质、市场潜力、定位及相关因子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无景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3年02期 v.29;No.162 56-5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7 ]
  • 旅游者地方感对支付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孙上茜;李倩;

    为探讨地方感、价格感知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5个假设,构建地方认同、地方依恋、价格感知对支付意愿(WTP)的作用模型,经过模型检验,得出地方认同对游客的价格感知和支付意愿(WTP)有积极影响,而价格感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支付意愿(WTP),这一研究结论对旅游景区活动的管理及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02期 v.29;No.16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8 ]

文化消费

  • 基于JJ检验的河南农村文化消费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李忠飞;朱晓杰;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河南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价格因素、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是影响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农村人均社会保障及农村人均文化产业投资由于水平较低,微幅增长并不能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因此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小。以此为基础,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3年02期 v.29;No.162 65-6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8 ]
  • 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

    严小平;

    文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本文就我国文化消费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通过培育良好的消费理念,优化消费结构,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等措施,来充分发挥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

    2013年02期 v.29;No.16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96 ]

低碳消费

  •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科;

    本文以我国1995-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与人均收入、人口规模、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分别考察各因素对城镇碳排放和农村碳排放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碳减排措施。

    2013年02期 v.29;No.162 73-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57 ]
  • 基于低碳消费实现阶段的参与主体行为研究

    刘新民;于文成;吴士健;

    实行健康而理性的低碳消费模式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刻不容缓。根据消费者学习理论中的联结学说和认知学说,实行低碳消费对于消费参与主体而言是一个由强制到自觉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提出实行低碳消费的"强制—引导—习惯"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低碳消费实现阶段的作用模型。同时对每个阶段实行低碳消费的政府、企业、消费者三类主要推动参与主体的行为要求进行说明。

    2013年02期 v.29;No.16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3 ]

消费思想

  •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庄子节俭消费思想探析

    赵麦茹;

    庄子的"知止"节俭消费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因子。庄子的节俭消费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节俭消费的原因、节俭消费的要求及标准和节俭消费的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不难看出其系统性。庄子的节俭消费思想源自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由外而内的逻辑思路、崇尚自然的宗教文化与无私无欲的人性理论。庄子以"物无贵贱"、"泛爱万物"等为代表的生态伦理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2013年02期 v.29;No.162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4 ]
  • 略论梁启超的消费思想

    李琴;

    在消费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梁启超的消费思想愈显其合理性:他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提倡简单、朴素、恬静的生活消费,却又不单调乏味,拥有丰富多彩的闲暇消费;正确地看待节俭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适度消费。

    2013年02期 v.29;No.16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1 ]

问题讨论

  •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资本专用性

    顾声乐;

    本文运用蛛网理论和资本专用性等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发生剧烈波动的现象,揭示出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农业资本的要素结构特征,并提出了提高农业资本专用性稳定农产品供给及农产品价格的思路。

    2013年02期 v.29;No.16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6 ]
  • 中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前景研究

    禹湘;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依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在内的非化石能源,具有资源分布广、利用潜力大、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本文从非化石能源消费的目标、现状、发展前景及实现路径对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前景进行分析研究。

    2013年02期 v.29;No.16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