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体会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促进收入可持续增长

    刘方棫;李振明;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2010年06期 v.26;No.14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8 ]
  • 适度消费,转变生活方式

    李彦和;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2010年06期 v.26;No.148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7 ]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消费发展方式

    马伯钧;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2010年06期 v.26;No.148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7 ]
  • 保障生态安全需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王启云;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2010年06期 v.26;No.148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0 ]
  • 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唐未兵;刘巍;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2010年06期 v.26;No.14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3 ]
  • 建立新型需求战略,形成扩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尹向东;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2010年06期 v.26;No.148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5 ]

消费需求

  • 成都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

    李文启;杨斌;

    本文在成都市实施统筹城乡改革的背景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该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情况。结论表明,成都市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以饮食为主的消费结构正逐渐转向多元化的消费结构和得以不断优化。文中还提出了优化成都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2010年06期 v.26;No.148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7 ]
  • 耕、读、勤、俭——曾国藩家族的生活方式

    李宗茂;

    曾国藩是晚清一代名臣,他善于治军、治国,也善于治家育人,他这方面的经验概括起来是四个字:耕、读、勤、俭。他身为朝廷重臣,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孙,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他和他家族的成功以及他的对手的失败,再一次证明"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010年06期 v.26;No.14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7 ]

消费市场

  • 互联网假货交易的经济根源探析及其对策研究

    许光;

    当前,互联网假货泛滥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若不及时加以管制,势必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害品牌厂商利益,甚至将动摇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在界定互联网假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互联网假货交易的现状及其危害,并从经济学视角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析。同时,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0年06期 v.26;No.148 34-3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0 ]
  • “乐活族”消费问题探讨

    梁勇;林艳;

    "乐活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乐活族"具有鲜明的价值观体系和消费行为特征,提倡"自然、环保、可持续、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在最近十年,"乐活族"成为一种生活潮流,各种"乐活"产品受到追捧。中国"乐活"市场起步较晚,但成长潜力巨大。为促进中国"乐活"市场的发展,要在"乐活"宣传和市场监管上作出努力,相关企业要以"乐活族"的真正需求为中心,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2010年06期 v.26;No.148 38-4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5 ]
  • 基于品牌拉力模型的服饰专业市场品牌体系构建——以株洲芦淞服饰专业市场为例

    刘莉;

    在经济全球化、商品同质化的今天,加快品牌建设是服饰专业市场应对国际国内竞争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在服饰专业市场品牌拉力模型的基础上,以株洲芦淞服饰专业市场为例,探讨了如何构建服饰专业市场品牌体系的问题。

    2010年06期 v.26;No.14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0 ]

消费者行为

  • 商店形象对消费者购物价值与忠诚度的影响研究

    沈鹏熠;

    消费者购物价值是零售商获取顾客忠诚的一个焦点,在消费者购物价值的感知中,商店形象扮演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尝试建立反映商店形象对消费者购物价值与忠诚度的影响模型,然后以百货商店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实证分析结构模型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商店形象不同维度在消费者购物价值的影响上存在差异性,并且不同类型购物价值对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这些研究结论对零售企业的管理实践有重要启示。

    2010年06期 v.26;No.148 45-4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8 ]
  • 农村顾客抱怨行为及影响研究——基于湖北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

    戴化勇;

    本文通过对湖北农村顾客抱怨行为的调查分析,揭示中国农村顾客抱怨行为的特点。研究发现,农村顾客更倾向于私下抱怨,而在直接抱怨中,更倾向于向经销商抱怨。此外,农村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口统计特征、抱怨成本、不满意程度和消费经验等都与抱怨行为有关,但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各有不同。

    2010年06期 v.26;No.148 49-5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0 ]
  • 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曾晓洋;李小真;

    激励消费者更多地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活动,对于企业在网络条件下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检验了品牌关系质量、社区感知价值、社区成员信任和社区网站的服务质量与成员对虚拟品牌社区的认同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上述因素与虚拟品牌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并就企业如何提高消费者对虚拟品牌社区的参与度提出了建议。

    2010年06期 v.26;No.148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74 ]
  • 我国丝绸产品的消费者市场研究

    姚琼;高颖;

    本文以开发国内丝绸市场为出发点,首先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丝绸产品的顾客感知价值构成要素,分别为:品质、服务、特性、体验、价格、外观、归属和口碑;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三种特点鲜明的细分市场,分别为:体验导向型、功能导向型和外观导向型;最后,针对每个市场分别提出了营销策略。

    2010年06期 v.26;No.14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8 ]
  • SNS用户感知价值的构成维度对关系质量影响的研究

    杨爽;周星;邹俊毅;

    SNS是web2.0时代的新兴产物,它以真实信息、人际拓展、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相结合为基本特征,实现了人际关系在虚拟网络中的管理和拓展,给用户带来了独特的感知价值,即社会资本、情感支持、沟通效率、工具性价值和娱乐体验。本文基于SNS用户感知价值的构成维度,构建和检验了对关系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为SNS如何维持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用户关系提出了一些营销启示。

    2010年06期 v.26;No.148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42 ]

消费安全

  • 基于映像理论的食品安全消费决策模型

    任旭林;冯卫东;彭天宇;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与实际购买行为往往不一致,但有关理论解释机制还比较缺乏。本文从映像理论视角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的认知—行为决策过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映像理论能够有效解释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决策行为;消费者的三个主要映像(价值映像、轨道映像和策略映像)呈递进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消费决策行为;为减少食品安全认知与实际消费行为的不一致性,改变消费者的价值映像比提供消费策略和计划更有效。

    2010年06期 v.26;No.148 68-7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1 ]
  • 食品安全软环境建设问题探讨

    何昀;尹佳梅;

    食品安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障食品安全,软环境建设问题十分重要。本文探索了建设良好的食品安全软环境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分析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软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2010年06期 v.26;No.148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0 ]
  • 我国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白文杰;

    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是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中对社会公众健康及经济健康运行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类主要问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主要是市场失灵问题,即表现为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扭曲、欺诈交易、偏好不合理和外部效应现象。纠正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市场失灵,政府有关部门需选择合适介入的角度和做法,包括认清自身定位及选择主动培育市场和组合运用多种市场干预方法。

    2010年06期 v.26;No.148 75-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6 ]
  •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王丽珍;徐家鹏;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对转基因食品市场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了关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研读了相关的重要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2010年06期 v.26;No.148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8 ]

低碳消费

  • 低碳消费偏好机理及其引导路径

    张浩;王永贵;

    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首先对低碳消费的基本主张进行了梳理,基于消费心理学,对低碳消费偏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消费者的低碳认知是形成低碳偏好的重要动因,只有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才能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认知的低碳消费偏好引导路径。

    2010年06期 v.26;No.14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61 ]
  • 试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对消费的引导

    李国强;

    低碳消费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过去因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人在消费方面忽略了对能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有些消费者的主观性与非理性也使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困难。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居民消费进行科学引导,促进低碳消费。本文分析了政府引导低碳消费的必要性,然后借鉴国外一些引导低碳消费的政策经验,提出政府引导低碳消费的策略建议。

    2010年06期 v.26;No.148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1 ]
  • 绿色消费偏好形成的理性过程及其对外部性问题的纠正──基于环境标志制度的分析

    万方;

    环境标志制度是基于信息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的管理体系,其实质是利用有环境意识的消费引导市场,用市场来刺激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行政管制与经济性刺激,环境标志制度通过激励消费端对于绿色产品的理性选择,相应地调节市场对于消费需求变化的反应,从而达到绿色消费的目的,促进环境保护。

    2010年06期 v.26;No.148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3 ]

信息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