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光远;
<正>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这个命题,马克思一直是肯定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条虽然也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但是斯大林把它提高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高度,我认为还是他的一大贡献。关于个人的消费,恩格斯讲:一日生存,二日享受,三日发展和表现自己。这样的话在《马恩全集》中可以查到两处。这也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但是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享受”两字讳莫如深。“革命者能讲享受吗?”这样的责问,当时的确有些人是害怕的。我想给那些肯定人还是
1992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0 ] - 张加强;
<正> 一、消费市场发展总趋势 1991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的最后一年。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治理整顿的任务,实现了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严重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国民经济开始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国内市场也走出持续两年的市场疲软,进入正常发展时期。去年我国实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9397.1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全国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物价平稳,人心安定,各类商品
1992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俞壮林;
<正> 一、闲暇与闲暇消费的内涵什么是“闲暇”? 马克思曾给闲暇下过这样的定义:“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这种自由活动不象劳动那样是在必须实现的外在目的的压力下决定的,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是自然的必然性,或者说社会义务——怎么说都行”。自由时间是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是“精神发展所必需的空间”。从上述马克思对闲暇的定义中可以看到:闲暇是以时间形态客观存在的一类特殊的消费资料,是每个人占有的一种时间资源;是满足绝对需求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之外留下的从事其他活动的剩余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为全体社
1992年01期 10-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 赵晷湘;
<正> 城郊消费是介于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之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领域。城郊消费是城郊居民为了满足其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消费活动。本文拟就我国城郊消费经济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浅陈管见。一、城郊区域消费的基本特点研究城郊消费经济,首先必须明确城郊消费的基本特点。城郊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城市、农村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城郊区域消费明显不同于城市消费与农村消费的许多特
1992年01期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 邹信友;
<正> 通常,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各种重要商品的消耗量、购买量或拥有量均会有所增长。但是,每种商品增长的幅度绝不会一样,一般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档奢侈品的增长幅度可能大一些,中低档或目前普及率较高的商品增长幅度会小一些,而某些低质量或低档的商品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被逐渐减少或被逐渐淘汰,因此,在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了准确把握城乡居民对各种重要商品的需求倾向,合理调整我国目前的食品结构和产品结构,笔者利用TSP软件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计算
1992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 杨家栋;
我国在本世纪未实现小康水平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刊特辟专栏,开展对小康水平问题的讨论,以促进小康水平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小康水平服务。
1992年01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全兴洙;胡显中;
<正> 由七届四次人代会批准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为全国人民规划了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蓝图。其中关于人民生活方面作了如下规定:“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为了贯彻与实现这一宏伟纲领,李鹏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引导消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健康有益的消费方式”。为了逐步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首先要
1992年0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刘健;
<正> 一、从城镇居民生活物价补贴入手,改变财政补贴方式财政补贴的环节、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政补贴目标的实现。过去,财政补贴的重点是在流通环节,以暗补方式为主。暗补这种补贴方式,操作简便,在物价基本上由国家实行指定性控制,各种比价关系相对固定,国家对消费基金控制严格,行政约束力强的情况下,容易控制补贴的项目和补贴的金额。暗补的明显弊端,一是透明度差,国家补贴的政策、目的和由此引起的沉重负担难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二是难以改变用静态的管理办法对待动态的财政补贴;三是不利于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容易发生套取国家财政补贴,混淆
1992年0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 汪异明;
<正>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已转到以合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为出发点安排国民经济的轨道上来。财政是内在于再生产过程中的制约消费需求形成的重要分配环节,又是调节供需,影响现实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重要经济杠杆。因此,正确认识消费与财政的关系,发挥财政在促进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合理化中的作用,
1992年0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 李机生;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搞活以后,湖南城镇居民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近两年,在国家实行全面治理整顿的前提下,生活水平仍在提高。现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对近十年来湖南城镇居民生活的变化情况作一初步分析。一、收入变化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湖南和全国一样,生产发展缓慢,城镇居民生活几十年一贯制,到1978年平均每一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仅为589元,比1950
1992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李新家;
<正> 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消费经济学原理》由尹世杰教授和蔡德容副教授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尹世杰教授曾经主编过获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随后又为国家劳动人事部主编了劳动人事干部专修科教材《消费经济学》,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编了《消费经济学》教材,并主持了国家“六五”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国家“七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和《中国消费模式的究》。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
1992年01期 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下载本期数据